杜仲的主要功能是滋补,对于肝脏功能和肾功能虚弱的人来说是一种良药,同时它还有安胎的作用。古代皇宫妃嫔安胎会用到这位药材,普通老百姓用不起,说明其珍贵。今天我们需要了解关于杜仲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种子处理
杜仲可以进行两季播种,即春天和秋天。如果直接将种子播种,发芽速度和生长速度都很慢。因此,一般在播种前会将种子放在四十到五十度的热水中烫种,大约五六个小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再放入热水。重复这个过程三四次后,将种子捞出,最后将种子与沙子和药剂混合,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催芽。如果温度不够,可以盖上薄膜保温。等到大部分种子冒出嫩芽时即可播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杜仲的成活率。
2.种植密度
杜仲可以连续存活很多年,而且会越长越大。因此,在种植时要考虑到它日后生长所需的空间,以保证其更好生长,同时减少后期因密度过大而需要移栽的工作量。一般行距为三米,株距为两米。
3.肥水管理
为了便于排灌,种植时会先起好水沟。第一次浇水在播种时,需要将土地浇透,以促进快速发芽。第二次浇水在定植后一周内,因为定植时有些是通过移栽方式,所以为保证成活率必须浇水,提供充足水分。同时,这个时期需要进行第一次追肥。杜仲生长所需的肥料以有机肥为主,这样才能使其生长得更好。在杜仲开花时,也需要浇水和施肥,施肥方式主要是喷施。每次采收后一定要施肥,以保证来年的产量。
4.病害防治
杜仲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幼苗时期,五年之后很少发病。在幼苗时期要加强病害的预防措施。主要病症是立枯病和根腐病,根腐病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而立枯病初期表现为少量枝叶枯萎,严重时也会导致整株枯萎。因此,如果病害预防措施不到位,产量会受到影响。
5.采收方式
杜仲的采收方式有三种:果实、花朵和树皮。最常用的是树皮。过早采收的树皮药效差,属于残次品,没有利用价值,所以要尽可能晚一点采收,但也不能太晚。冬天剥皮可能导致冻死。
6.养护方式
采收后需要对杜仲进行养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证来年的产量。采收花和果实后,需要浇水和施肥,保持充足养分。剥皮后,杜仲容易发病并吸引害虫,因此剥完皮后需要喷上药剂,保护树枝不受害虫侵害。如果剥皮时间较晚,冬天还未长出新的树皮,需要裹上塑料薄膜保温,避免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