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翅果发育成熟、果皮变成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摇动树枝或用竹竿敲打,在地面收集震落的果实。果实采收后,摊开晾干,搓去果翅,经风选,去除杂物后即可得到长条形果粒,生产上称为种子,装袋置于冷室贮藏。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且要易于排灌、避风、无环境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育苗地要进行细致整地,冬季进行深翻。翌年春土壤化冻后,每亩施2000~2500kg粪肥或施20~25kg二铵作为基肥,同时施3~4kg甲拌磷以杀灭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浅耕细耙,捡去石块、草根。然后作床,通常要求床高15cm,床宽100~110cm,床间距离一般为20~30cm。
北方播种期一般在4月中旬~下旬,在播种前15~20d,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5d,每天换一次水。最后再浸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4s,捞出种子,混入3倍体积的干净湿河沙中,摊放在背风向阳的室外,白天定时翻动,并注意浇水保湿,夜间覆盖草帘、塑料保湿,使昼夜温度控制在10~20℃,待有1/3的种子露出芽眼即可播种。播种方式多采用条播,行距15~20cm,播幅3~4cm,播种沟深2~3cm,覆土厚15cm左右,随后镇压。播种量每亩15~20kg。播后3d不要浇水,以防土质形成硬盖,不利于种子发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