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019-07-14 14:56

佛手掌的养殖方法

佛手掌喜欢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栽培时可以采用细河沙、园田土、马粪按5:3:2配制,并加入少量剪碎的头发作为基肥。花盆底需加碎石、粗砂1—2厘米以保持排水良好。

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是佛手掌生长的旺盛时期。冬眠时可以放在向阳的窗台上,4月气温升高时,晴天无风的中午可开窗通风,使佛手掌接受日光照射,并逐步将佛手掌放到室外见光1一2小时,约15—20天后,5月上、中旬可移置室外背风向阳处。佛手掌娇嫩,遇大风、干热风天气需及时搬回室内。6—8月应放在遮荫处,伏天高温季节时,常处于半休眠状态,需移至阴面的窗台、阳台上或浓密的树荫下。

佛手掌喜半湿稍干的土壤条件,浇水要见湿见干。生长季节如3—6月和9一10月可适当多浇水,夏天要少浇水,佛手掌怕雨淋,高温水大常导致烂根死亡。佛手掌不喜肥,一般不需要追肥。种植两年未换盆的植株,可在春秋两季施少量腐熟的酱渣、豆类作追肥,但要远离根部,避免与肉质叶接触。一般不要使用沤制的液肥,可追施少量稀薄“片肥”,肥水太大会导致腐烂死亡。10月上旬移至室内向阳处后,可逐渐减少浇水。

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5—10摄氏度之间,否则易受冻害。早春换盆时可剪取插穗进行扦插,插后少浇水,保持土壤稍潮润,较易生根。

佛手掌盆栽可用沙土3份加园土1份混合。春、秋季放室外阳台上培养,夏季半休眠时可放在背北的阳台上,控制浇水。春秋两季是生长季节可各施2次至3次稀薄液肥或复合花肥,肥液不要淋在叶面上。浇水不宜过多,保持盆土湿润为好,肥水过多易徒长和烂根。生长适温一般为18至25摄氏度,越冬室温不能低于5至10摄氏度。栽培两年的植株最好进行分株繁殖,多年不分株会生长不良,叶片瘦弱。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