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又名非洲堇,是苦苣苔科非洲苦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无茎,全株被毛。叶卵形,叶柄粗壮肉质。花1朵或数朵在一起,淡紫色。栽培品种繁多,有大花、单瓣、半重瓣、重瓣、斑叶等,花色有紫红、白、蓝、粉红和双色等。喜温暖气候,忌高温,较耐阴,宜在散射光下生长。面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产东非的热带地区,植株小巧玲玫,花色斑斓,四季开花,是室内的优良花卉。
非洲紫罗兰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法繁殖。播种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温室栽培以9~10月秋播为好,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健壮,翌年春季开花棵大花多。2月播种,8月开花,但生长势稍差,开花少。非洲紫罗兰种子细小,播种盆土应细,播后不覆土,压平即行。发芽适温18~24℃,播后15~20天发芽,2~3个月移苗。幼苗期注意盆土不宜过湿。一般从播种至开花需6~8个月。
扦插繁殖主要用叶插。花后选用健壮充实叶片,叶柄留2厘米长剪下,稍晾干,插入沙床,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室温为18~24℃,插后3周生根,2~3个月将产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扦插过程中用维生素比处理对非洲紫罗兰生根后幼苗生长有利,采用25毫克/升的激动素处理叶柄24小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从扦插至开花需要4~6个月。若用大的蘖枝扦插效果也好,一般6~7月扦插,10~11月开花;如9~10月扦插,翌年3~4月开花。
组培繁殖近年来较为普遍。以叶片、叶柄、表皮组织为外植体。用MS培养基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1毫克/升萘乙酸。接种后4周长出不定芽,3个月后生根小植株可栽植。小植株移植于腐叶土和泥炭苔藓土各半的基质中成活率100%。
居家种植以非洲紫罗兰叶插为最简单及最普及的繁殖法步骤如下:1、叶片的选择-选择年轻健康没有病害的叶片。以一棵成株而言由中心算起第3及4环的叶片是最理想的繁殖材料。2、取下叶片-利用拇指及食指夹住叶柄左右摇动数次使叶柄由基部脱离植株或利用刀片由叶柄基部切下。3、叶片的处理-叶片朝上利用刀片在距离叶基部1.5~2cm处以约45o斜角切下。4、固体介质扦插-将处理好的叶片自切口处埋入已湿润的繁殖用介质中约0.5~1cm左右以可固定叶片即可为原则之后静置于光度约200~250呎烛光日照8~12小时及温度范围约18~25℃的环境下培养。5、发根与萌芽-叶片发根时间受品种、环境、季节、叶片年龄、健康状况及照料情形影响一般介于1星期至2个月之间。根长出后即可每隔7~10天施予稀释2,500~3,000倍的高氮肥料。新芽约在发根后约1个月后长出。6、分株-新芽长出约2~3个月后小苗有4~6片叶时将母叶连带小苗自繁殖容器中取出拨去部分介质再利用小刀片将小苗的分离。发育不良或太小的小苗可丢弃以确保植株的品质再利用栽培用介质将植株种于小的盆子中并充分浇水。7、幼苗的照料-避免缺水待2~3个月后可定植于较大的盆子中。绿叶品种由叶插到开花约需8~12个月而斑叶品种因生长较缓慢到第一次开花时间往往需要生长12个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