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株繁殖多用于丛生性强的宿根花卉和常绿草本花卉,以及球根类花卉和花灌木。分株苗成活率高,成苗快,大部分都可在分株当年开花。落叶花木的分株繁殖应在休眠期进行。南方冬季无严寒,空气比较湿润,可在秋季落叶后分株另栽。北方冬季严寒,空气干燥,秋季的分株苗大多成活率低,因此应安排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常绿花木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但在冬季温室养护阶段大多生长缓慢或处于半休眠状态,应在春季进行分株。
棣棠、黄刺梅、迎春花、醉鱼草等木本花卉,可在秋季或毕芽刚萌动时掘起株丛,分割成许多小丛,每丛2〜3个枝干,分别栽植。另一类则是丛生性不强,但却易于萌发根蘖的种类,如石榴、紫藤等,可于早春芽刚萌动时,选择株旁抽生的健壮根蘖,连根掘起,另行种植,成活后即成为新植株。
鸢尾、玉簪等宿根草本花卉,地栽3〜4年后,株丛就会过大,需要分割株丛重新种植。通常可在舂、秋两季进行,分株时,先将整个株丛挖起,抖掉泥土,在易于分开或根系自然分节处劈开或用刀分割,分成数丛,每丛至少要有2〜3个芽。大丽花、芍药等具有膨大的椭圆形肉质块根的花丼,常常在根颈的顶端校有多个新芽,分株时,将原墩块根挖出,抖掉泥土,稍晾下后,再用小刀将带芽的块根分割,每一小墩块根至少保留2〜3个芽,切口可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以防细菌感染,然后栽植。
球茎花卉有其自然增殖的特性,在老球上边或侧面能长出新的小球,将其自然分离栽植后,会发芽投成独立的新植株,分球的时间视种类不同而有异,一般在舂、秋二季植株休眠期将球根挖出进行。唐菖蒲球茎在开花后,会在其母球基部生出四个以上子球,深秋进入休眠后将其掘起,分离这些子球,到明春种植,大球当年能开花,小球分种后在第二年或第三年长成大球后才能开花。鳞茎类花卉如郁金香、百合等,栽植一年后在其母鱗茎四周也长出一至数个大球及数量不同的小鳞茎,待初夏进入休眠期后将其掘起,分出子鳞茎,按大小分开,置阴凉处贮藏,到秋季再行分种。一般鳞革自然形成小球时间较慢,欲得较多小鱗茎,在栽培中常杷Tf合、风信子、水仙等母球底部用小刀交叉切2〜3刀,割伤后的鳞茎因发育受到抑制,能产半较多的不定芽形成小鱗茎。
对分株后另行栽植的新植株,都需加强水、肥管理。丛生型及萌蘖类的一些木本花卉,分栽时穴内可施用一些腐熟的农家肥,必须每10天浇一次透水,连续浇3〜5次,每次透水后都要松土保墒。对一些宿根性草本花卉以及块茎、根茎、球茎类花卉,在分栽时穴底可施用适量基肥,基肥种类以含较多磷、钾肥的为适,栽后及时浇透水,松土,保持七壤适当湿润。对秋季移栽种植的种类浇水不要过多,翌年春季增加浇水次数,并追施两次稀薄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