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树高1.5~2.5m,呈丛状树形,树皮光滑,多年生枝条灰褐色,新梢淡褐色。叶片互生,单叶椭圆形,叶缘重锯齿,叶脉羽状。复伞房花序,白色,浆果甜酸略带微涩,球形,果皮紫黑色,果肉暗红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
黑果腺肋花楸喜光,耐寒,抗旱能力较强,适宜在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果实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还可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和饮料。
育苗技术:黑果腺肋花楸常用扦插法繁殖。3月下旬采用硬枝扦插法,选择健壮植株剪取粗度0.5cm左右的枝条,剪成8cm长插穗。用细沙土作扦插基质,采用平床育苗,床宽1.2m,长度视圃地情况而定。扦插前,将基质浇透水,按株行距20×20cm扦插,深度4cm。插后搭建矮拱棚,保持棚内湿度90%,适当通风,并搭设遮阴网避免强光照射。翌年春天可进行移栽。
栽培技术:选择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按株行距3×1.5m,挖30×30×30cm的栽植穴,带土球栽植,栽后浇水。生长期追施肥1~2次,生长季注意对新生枝条摘心。日常管理中,及时剪除过密枝、内膛枝和病虫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