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的养殖技术要点涵盖其生长的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播种到胚根长出,通常需要4至9天。播种后无需覆盖,适宜基质温度20至26℃,pH值5.0至5.5,EC值小于0.75。发芽期应始终维持基质湿润,但避免饱和。
第二阶段为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需要11至16天。基质温度保持在18至24℃,湿度中等。为使种子良好发芽,浇水前需让基质轻微干燥。基质pH值5.2至5.6,EC值小于1.0。光照充足,但应避免夏季强光直射。子叶完全展开后,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全苗后用广谱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阶段为成苗阶段,通常需要21至28天。最适基质温度16至24℃,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光照充足。浇水前使基质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以促进根系生长。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于1.5。本阶段交替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线虫和地种蝇等根部虫害,可用克线膦、氧化乐果等农药灌根。
第四阶段为炼苗阶段,通常需要7天。基质温度控制在14至20℃,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于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况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