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花卉換盆換土技术

2019-09-23 00:00

盆栽在盆缽內有限的用土中,得以保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生命,而且充滿活力,生長茂盛,其秘訣就是靠「搬盆換土」。因此,控制根的「量」和「生長」,搬盆換土的技術可以說是盆栽培養上最重要的工作。

盆栽在盆內有限的盆土中生長,若長時間未換盆,會產生很多的障害,以下說明它的障害及換盆的目的:

根會充滿與老化,所以要換土

植物的根,為了吸收養分和水蒸氣,經常夜間在盆中持續成長。因此,盆中如充滿根,會減少土中的氣相在盆內所佔的比例(土壤中三相原理是固相、液相、氣相的均衡;固相是用士,液相是水,氣相則是空氣)。若根或根的廢棄物塞住了土壤的孔隙,加上根生長肥大的壓力,會破壞固相粒土的結構,而阻塞了氣相的空氣流通,造成氧氣的不足、空隙變小、含水量降低、液相變差,對用土來說是一種不好的變化,會導致植物生長緩慢;而舊根變多扎滿全盆,造成根部整體的老化,降低根的活力,無法伸出新根,其吸收養分與水分的效率也大為減低,於是樹枝與樹葉的氣勢也將因此衰退,甚至枯萎。這時挽救的辦法就是施行換土,並且把舊鬚根與粗大根剪短,抑制少數特定樹根的過分伸長,也促使許多細根由切口生出來;一方面可恢復盆樹的活力,一方面可避免樹枝徒長,保持樹型。通常改植整理根時,切除之根的數量為:

培植中之幼木切除全部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已長成的老木切除全部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總而言之,換盆的重點在於控制根的量和伸展情形。搬盆換土可以說是管理根最好的機會。盆缽中培養植物的特點是很容易管理,若能活用這個特點,可說是盆養的最高技術。

用土會老化,所以要換土

若不搬盆換土,用土會產生物理性及化學性的惡化。

物理性惡化:不換土,盆土充滿了根的壓力,而造成團粒土的崩壞。團粒土具保水性,同時可促使根呼吸活潑。團粒土經過長時間每天的澆水、冬天的凍結,與根肥大的壓力,再加上土中老化的根或廢棄物(有機質)減少了原來充滿空氣的空隙,通氣性變差,同時阻塞毛細孔而變成排水性不良的用土,易造成腐根。化學性惡化:若微量要素不足,土壤就會酸化。台灣雨量多,容易使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於水而成為碳酸,用土中的鈣等也溶於水中而溶解出重碳酸鹽向下流失,使土壤鹽基不飽和而變成酸性(當然,依樹種的不同,也有喜歡酸性的植物,如臯月);再加上每天澆水、定期的施肥等,使得土壤的酸化更加速。所以,如果長期不換土,盆中植物將發育不好,必須更換新土。移植可以改善配盆的美感

素材最先是種植於素燒培養盆中,成品時再換到化妝盆缽中;可藉換盆,使盆樹與盆缽在色澤、形狀、大小上更調和而相得益彰,成為美觀的盆藝,增加盆栽賞價值。

搬盆換土可消除侵入土中的害蟲

害蟲在盆中產卵,以致用土遭到破壞。樹根受到蟲害時,如果棄置不管,盆栽會受到傷害。因此,在搬盆換土時,要徹底用水沖洗根部及剪切老化的舊根與病根,並用稀釋千倍的鋅錳乃浦藥劑泡浸根部,完成殺菌。

搬盆換土可以由切根維持樹型美

所有的植物,其地下根的生長,和地上枝葉的生長狀態是相對的,枝椏有一部分在徒長時,亦即根也有一部分在徒長。盆缽中若留有過粗、過度伸長的根,無論怎樣修剪地上部的枝葉,也會再度地生長,或長出不定芽,很容易使樹型雜亂變形。所以要藉換盆以除去老化的根而生出新細根,使地上部的枝葉茂盛,樹格提昇。

通常,在培養階段中的樹,用較粗的顆粒土。粗粒土毛細孔空隙大、通氣好,根易長粗,增強樹勢。成型的盆樹,選用較小的顆粒土,毛細孔間隙小,細根多,細枝多、不易徒長枝,使樹型維持容易。

換盆換土的周期

通常培養中的盆樹,樹根伸展得較快。松柏類大約一~二年就換一次,雜木類一年一次。已長成的老樹,雜木類二~三年就要換盆換土,松柏類則三~五年一次。

換土的時間因樹種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細根產生旺盛的樹種要在短時間內換土,例如皐月若根在盆中形成糾結狀態時,生長會急速衰弱,最好每年開花後立即換土。其他一般花果類,約一~二年換土一次。

換土適期

由於樹種、樹齡、地域、當年的氣候、雨水狀況,以及目的等的不同,換土的時期也就難以一概而論了。

通常,寒帶樹在蕊芽芽動時,落葉樹在春芽未萌前十五為適期。此時期的落葉樹正在快醒的冬天末期,樹氣儲存雄厚,雖因搬盆換土而損傷,也無大礙。早發芽的樹種早些換盆,晚發芽的晚些換盆。

溫帶性的樹,如石榴、朴、黃梔子、福建茶、榕、羅漢松、七里香、金柳、金豆柑、杉、杜松等,三~四月氣溫較高時,換土較安全。

有句俗話說:「清明前插竹片」,竹類需在清明前後十日內移植或分株最為適宜。

有些植物如在春季氣溫上昇時換土,易罹患根頭癌腫病,如長壽梅、櫻、蘋果、梅、寒木瓜等,原因是病菌易由傷口侵入,故春天換盆感染率高。這些樹種,最好是秋冬時期換土較佳。

凡是樹根在盆內長滿時,會由盆缽底孔伸出許多根,只要觀察一下盆孔,就大致可以判斷是否該換盆。強度剪定後需要同時換盆,但纏線整姿前後不要換土。當換盆時,樹根與樹枝大多需要修剪與整理,這時剪掉的樹枝可以作插穗用。換盆的時期若能與扦幹的時期吻合,就更為方便了。

換盆換土的方法與工作順序

換盆換土前要準備好所有要用的東西:植土、用具、擋盆孔用的塑膠網、放盆栽的迴轉台、鋁線,以免開始動手後才尋覓東西會拖延時間,導致樹的細根乾燥;並選擇無風、晴天的日子(忌強風日曬),依照次序進行工作。

由盆缽中取出盆樹的方法

換盆前減少澆水量,使植土乾些,以便於剝除舊土。底部狹小而上面較寬的盆缽,剪斷固定鋁線後,可用拳頭輕輕搥動盆緣,使植土因受振動而與盆分離,便於盆樹連土柱拔出。內緣盆盆腹比盆口大,或盆底與盆口同大的樹較難拔時,可用利刃沿盆緣切開取出,亦可用小鐵棒沿盆邊將植土慢慢挖掉,挖到盆內土柱比盆口小些,才由盆底孔使用木棒加以推出。如果太急怕會傷到樹根,也怕盆缽出瑕疵來。

根的修剪與整理

將盆樹土柱外緣環繞的徒長老根先行剪除,再用竹筷小心不傷根,慢慢地徹底剝除舊土柱;接著用高壓的水進行充分沖洗,使根全部裸露出來;然後仔細查看根的狀態,做以下的整根工作:

病根:長壽梅、木瓜類等根部易患根頭癌病,發現後徹底除去病根。最好能在秋冬時換盆,初春換盆易患此病。腐根:換盆時仔細觀察根的狀態,將受損或腐根由基部切除,對新根的產生將有幫助。不定根:已經很美的根盤邊,又長出角度不佳的小根,怕變得粗大有礙美觀,所以儘早切除以使根盤更為平整。向下根:為了增強向上枝的平均發育,切除往下伸長的強根,可促使四面八方伸展的根發育更好。逆根:逆向生長的根若不理會,將會變成交纏的根盤而有礙美觀,應切除之。若根數太少,需要利用逆根時,也可用竹片、小石子間隔開,調整方向後利用之。立根:由美的根盤中突出立根,對種植於淺薄觀賞盆中的盆樹不雅,應切除之。直根:根有向下直伸的習性,生長力旺,會影響其他根的成長,故切除之。通常樹幹以下四十五度的底根全部剪除,才能種植於淺盆而較有美感。粗根:粗根會使分歧的優良根變弱,可由基部切除。若無優良根,則需作縮短的修剪,再讓它長出叉根,或利用利刃切成二半,用石頭、竹片隔開。剪根切口要向下或向下斜,並使用利刃將切口削平,以預防切口灌水引起腐爛,也可促進癒合。整理根部後立即用水苔包裹,以防脫水影響生根。

換植要領

首先準備好形狀、大小、色彩調和的盆缽備用。在盆缽底孔上蓋塑膠網固定之,以防植土的流失,並穿上固定盆樹用的鋁線。依盆缽的大小及樹種,選擇植土加以調配。舖上粗粒底土,使空氣與排水良好。種植位置在底土中央略高處,讓根部與土壤能密切結合,並使頭緒高出盆缽的水平面。將已修剪好根的盆樹放入盆中適當的位置,認明正面,盡量使根平均張開,用鋁線綁緊盆樹;再將中粒土放入盆內,一面用竹筷插動,使植土填滿根的空隙。用中粒土的目的是土可與根密切地結合。最後讓小粒土美化盆面,並砌平之。盆緣植土要略低,以免澆水及施肥時溢出。初換盆的植土略鬆,舖上水苔或青苔,使盆面踏實略有高低變化,自然美觀,澆水時也可免植土流失。換盆後要充分澆水,使土粒徹底流出,直至盆底流出的水清澈為止。將換盆後的盆栽置於陰涼通風、高濕處,多噴葉水直到新根長出,一個月內避免施肥。

青苔繁殖法

將生長在山林、庭院、潮濕地帶的青苔挖起,直接移植到盆面上。但在種植於盆缽前,必須先把附帶於青苔的泥土剝掉。利用換植過的舊土,放在木箱中,然後再把剝掉泥土的青苔放入其中,置於陰涼處,時常澆水,小心照顧,青苔就會長得很茂盛了。將青苔曬乾,在移植換土後,用手將青苔與剪細的水苔混合灑於盆面,很快就會長出青苔。在澆水時特別添加澱粉質(洗米水)或過磷酸石恢,澆於盆面或雅石上,較易生青苔。將剝下來不用的青苔,再種植於樹木換植後的舊土中培養。種植青苔於盆缽中,不但可增加美觀,同時也有防止土壤流失、防禦寒冷及保持水分等功能。青苔種類、形狀、顏色很多,如能使用形狀、高低、顏色不同的青苔置於盆中,能增進野趙,使盆栽更富變化。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