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是我国比较常见的观花植物,原产于我国,经过园艺学家的长期杂交培育,现已发展到2万多个品种。虽然月季的栽培难度较低,但不能忽视其常见的病害,特别是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该病原真菌主要侵染月季的花、花蕾和嫩茎。初时病斑为水渍状不规则小斑,稍下陷,后变褐腐烂。蕾上发病亦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小斑,病斑可扩大至整个花蕾,最后全蕾变软腐败。病蕾枯萎后垂挂于病组织之上或附近。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病部可大量产生灰色霉层。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在病源处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高温多雨有利于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传播。分生孢子与寄主接触后,即萌发出芽管而侵入。栽植过密、湿度大、光照不足或偏施氮肥、植株生长柔弱,则易发生。
防治措施包括:秋季不宜用枯枝落叶护根,以免茎干基部过分潮湿,利于病菌的生存。温室栽培时,应注意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防止喷淋式浇水,不偏施氮肥,不过度密植。去除受侵染的病花,对病芽,应连同芽下数厘米的茎部一起剪掉并销毁。
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1:120至160倍波尔多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