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因其对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格要求。草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热、怕旱、怕霜冻,适宜在年均气温15-20℃,树木稀疏的环境中生长,海拔1000-2000米,荫蔽度50%-60%的林下或溪边湿润排水良好的山谷坡地阴凉地带,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草果的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应选择生长健壮、高产的母株,果实成熟后采集果皮并浸种,处理后播种。分株繁殖则从母株分取一年生的带芽根状茎进行。
栽植时,应选择肥沃的山谷或溪旁,清除杂草并翻地碎土。定植地选在林缘和沟边有遮阳的潮湿、肥沃的土地,深翻后按株距挖穴,将苗扶正并覆土压实,多在春分前后进行。
田间管理包括除草、培土、排水灌溉、更新修剪和采收加工。除草应在4~6月和采收果实后的10~12月进行,防止踩踏根状茎和地上茎。培土在开花前进行,以促进幼芽生长健壮。排水灌溉注意在开花季节调节水量,避免烂花或干枯。更新修剪每年进行,以利新株生长。采收加工在果实变为红褐色未开裂时进行,晒干或微火烘干。
病虫害防治方面,立枯病、叶斑病和疫病是草果主要病害,可通过喷洒特定药剂进行防治。虫害主要为钻心虫,发现后应及时治理。
草果种植三年后即可开花结果,七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其果实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的功效,用于治疗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