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适合什么样的生长环境?

2019-11-21 08:32

榕树又称细叶榕、小叶榕、正榕,原产地在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省,比较喜光也颇为耐阴,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及酸性的土壤环境中种植比较耐水湿。喜酸性土。属非耐寒性植物,花期一般在5月。榕树根据用途可分为绿化树、树桩盆景、树瓜(地瓜榕、人参榕)盆景。繁殖与栽培常用扦插或嫁接繁殖。在生长季结合修剪,将枝条下部叶剪去,插入沙土中,保持空气及土壤湿润,2~3周可生根上盆。

榕树土壤以腐殖土、稻田土、山泥等为主,在盆中生长多年后,须根密布盆底,浇水难以渗透和排出,肥料也不易吸收,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这时就应翻盆换土。在北部地区,一般冬天还要进入温室维护管理。冬季温度不低于5℃。浇水是树桩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旱晚浇一次水。雨季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沙质土壤可多浇水,黏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透水,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否则,易引起枝叶徒长。

树桩盆景因其小中见大的艺术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频繁,要掌握施肥量、种类,把握施肥季节。需要使树桩枝繁叶茂,多施氮肥类;需要树桩多出花果,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壮发达时,则可多施钾肥。一般分迟效肥和速效肥。迟效肥一般是将有机肥粉碎、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换土时,掺入盆中,让其慢慢提供养分;速效肥则是将有机肥或化肥稀释后根据树桩的季节性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过浓,新栽树桩不宜进行此类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盆景树木在不断生长,如任其自然生长,不加抑制,势必影响树姿造型而失去其艺术价值,所以要及时修剪。长枝短剪,密枝疏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和适当的比例。摘心:为抑制其高度,促使侧枝发育平展,可摘去其枝梢嫩头。摘芽:在其干基或干上生长出许多不定芽时,应随时摘芽,以免萌生权枝,影响树形美观。修枝:为保持其造型美观,须经常注意修枝。修枝方式应根据树形来决定,如为云片状造型,则将枝条修剪成平整状。一般有碍美观的枯枝、平行枝、交叉枝等,均应及时剪去。修根:翻盆时结合修根,根系太密太长的应予修剪。可根据以下情况来考虑,树木新根发育不良,根系未密布土块底面,则翻盆可仍用原盆,不需修剪根系;根系发达的树种,须根密布土块底面,则应换稍大的盆,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进行翻盆。一些老桩盆景,在翻盆时,可适当提根以增加其观赏价值,并剪去老根和根端部分,培以疏松肥土,以促发新根。翻盆可用原盆或换稍大一号的盆,在盆底孔处放筛网或瓦片,加入颗粒较大土壤以利排水,然后放入树桩,填入颗粒较细的培养土,用棍插紧,浇透水。

榕树应放置在有一定的空间湿度的通风透光处。阳光不充足,通风不畅,空气湿度小,会使植株发黄、发干,导致病虫害发生,直至死亡。枝叶过密易发生蓟马卷叶,用40%氧化乐果与敌杀死混用。枝干病害:表现为枝干韧皮部、形成层腐烂,枝干上出现茎腐和溃疡,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