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才大量出现,为何多肉组培这么神秘?

2020-01-27 01:18

与红掌、凤梨、蝴蝶兰等品种相比,多肉组培苗近两年才大量出现,显得较为神秘。记者采访了福建泉州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揭开多肉组培的秘密。

目前全国有80多家企业从事多肉组培苗生产,专门生产的并不多。福建本地就有5至10家,许多是从蝴蝶兰等转产而来的。长三角地区发展较早,西萍园艺、杭州农科院等早有生产,近年大地园艺也推出大量组培苗。

多肉组培在国内发展时间较长,早期以代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荷兰、美国等地。国外订单多是小品种、小批量,出于商业保密使用产品代码,因此鲜少在国内露面。

组培集中在十二卷属植物,如"OB"、"冰灯玉露"等。这些品种价格高、生长慢,组培能快速扩繁,实现批量生产。而叶插等传统方式更适合小规模种植。

多肉组培门槛较低,但快速扩繁对价格体系造成冲击。国外单品需求量通常不超1万株,国内则动辄几十万株,导致部分高端品种价格跳水。虽然有利于市场推广,但可能引发产业重新洗牌。李雪对多肉未来前景表示担忧。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