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原产南美巴西。属附生类仙人掌,在自然环境中,常附生于树上或潮湿山谷,因而栽培环境要求半阴、湿润。夏季避免烈日暴晒和雨淋,冬季要求温暖和光照充足。土壤需肥沃的腐叶土、泥炭、粗沙的混合土壤,pH值5.5-6.5。蟹爪兰的生长适温为18-23℃,开花温度以10-15℃为宜,不超过25℃,以维持15℃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
蟹爪兰为附生性小灌木。叶状茎扁平多节,肥厚,卵圆形,鲜绿色,边缘具粗锯齿。花着生于茎的顶端,花被开张反卷,花色有淡紫、黄、红、纯白、粉红、橙和双色等。近年来选育出200个栽培品种。根据花期的早晚,蟹爪兰又分为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蟹爪兰的花期从9月至翌年4月,鲜艳绚丽的蟹爪兰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繁殖与栽培:
常用扦插、嫁接和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选择健壮、肥厚的茎节,切下1-2节,放阴凉处2~3天,待切口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插后2-3周开始生根,4周后可盆栽。
嫁接繁殖:比扦插繁殖生长势旺,开花早。常在5-6月和9-10月进行,砧木用量天尺、虎刺。接穗以2~3茎节为宜,下端削成鸭嘴状,与砧木的楔口接合。嫁接后植株放半阴处养护,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播种繁殖:蟹爪兰需人工授粉后才能结果。发芽适温22-24℃,播后5~9天发芽。
繁殖后的新枝,可用12厘米普通塑料盆或吊盆栽培。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秋季增施1~2次磷钾肥。嫁接新枝在浇水、施肥时,注意不溅污嫁接愈合处。花后出现较短的休眠,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生长习性与种植管理:
蟹爪兰可每隔两年换盆一次。对已现花蕾的蟹爪兰,冬季放在阳光下为好。开花期间如气温突然降至10℃以下,就会出现落花落蕾。生长季节每隔半月施稀薄氮肥一次。秋冬季为蟹爪兰的孕蕾开花期,此时宜每隔7~10天追施一次含磷较多的液肥。春季花谢后可将茎节及时短截。为了控制株形过大,可用3~4根粗铅丝作支柱,将节枝捆扎于圆环上。
病虫害防治:
蟹爪兰常发生炭疽病、腐烂病和叶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介壳虫为害严重时,可用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杀。
常见应用:
蟹爪兰无论盆栽或吊盆栽培,均适合窗台、门庭入口处和展览大厅装饰。其开花正逢圣诞节和元旦,特别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目前在沿海城市天津、大连、青岛、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已有小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