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在我国众多地区均有种植。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常因遭受严重冻害而造成减产损失,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
1、马铃薯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马铃薯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块茎在4℃以上能萌发但幼芽不能伸长;5~7℃时幼芽开始缓慢伸长;10~12℃时生长健壮迅速;18℃最适幼芽生长;超过36℃不易萌发且易腐烂。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7~21℃,低于7℃或高于42℃停止生长。块茎形成最适温度17~19℃,超过21℃受抑制;低于-2℃或高于29℃停止生长。开花最适温度15~17℃,低于5℃或高于38℃不开花。
2、低温冻害的影响
马铃薯在田间和贮藏期都会遭受冷害和冻害。受冻块茎解冻后组织逐渐变色、腐烂。韧皮部对低温敏感,受冷害块茎横切面出现网状坏死。幼苗在-0.8℃受冷害,-2℃受冻害,-3℃茎叶全部冻死,但只要种薯未被冻死仍可重新萌芽。不同品种抗寒性不同。
3、预防措施
3.1 选用抗低温品种,合理调整播期
3.2 采取预防措施增强抗寒能力
3.2.1 做好田间排水
3.2.2 采用稻草、秸秆、地膜覆盖
3.2.3 及时中耕培土
3.2.4 遇寒流时可田间熏烟
4、冻害后的减灾措施
4.1 冻害类型
4.1.1 贮藏期冻害
因贮藏方法不当,在持续低温下块茎受到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