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播小麦管理技术
一、加强晚弱苗管理
1.以水调肥:对于墒情差、出苗不齐的田块,若近期旱情未彻底缓解,应及时浇水补墒,促进出苗。
2.早追冬肥:采用“春肥冬施,冬肥春用”的原则,促进晚播小麦早返青、早分蘖,提高成穗率。苗势较差的田块可在3叶期后追施复合肥3~5公斤/亩,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3.覆盖防冻:每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浅锄保墒、补肥、增温;或覆盖稻草250~300公斤,切成10~20厘米碎段,避免露土或盖苗过厚。
二、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1.浇水补墒:对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的田块,若无降水应及时浇水,沉实土壤,防止吊根和冻害。
2.追施苗肥:针对土质差、肥力不足或秸秆还田的田块,可在3~4叶期追施尿素3~5公斤/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施肥后及时浇水并中耕松土。
3.化学调控:喷施芸苔素内酯、复硝钾等调节剂,改善叶片功能,促进小麦生长。
三、防治病虫草害
1.化学除草:冬前草龄小,抗药性差,宜在小麦3~5叶期、日均温8℃以上时进行化除。稻茬麦田草害严重,需重点防除;草害未根除的田块可在返青后补防。
四、适时浇灌越冬水
对于播种后降水不足、土壤墒情差的田块,或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悬空导致苗弱的田块,应在日均温降至3~4℃、夜冻日消时浇灌越冬水(约30方/亩),减轻冻害风险。注意未分蘖盘墩的麦田不宜灌越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