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盆景是一种立体的画,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和移天缩地的手法,在咫尺盆盎中再现自然美景。假山是山石盆景的主体,完成假山的制作才能组合成完整的山石盆景。家居装饰中,假山是很多人的选择,它是对人们喜爱的山水的缩影。有的人会在室内摆设盆景假山点缀家居,有的则会在庭院中制作假山进行布置装饰。
制作假山需要准备如下工具、材料:锯、凿、钳子、榔头、嵌板、笔刷等;浅口盆、山石、水泥、沙子等。假山的制作过程如下:
1.构思设计:在假山制作前,必须做到胸有成竹,确定制作哪一类盆景,哪一种造型,根据构思在沙盘中摆放出山体的形状。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与浅口盆的大小比例协调。
2.粘合胶接假山:先调好水泥胶浆,注意胶浆要随用随调,稀稠度要适中。然后加工石材,用锤、凿、锯等工具加工出纹理和奇特的形状。最后粘合山体,在需要粘合的山石两面用嵌板分别涂上水泥胶浆使山石吻合为一体,粘合时尽量使山石粘合处看不出断裂的痕迹,并清除多余胶浆。
3.保养假山:山体制作完成后,不能马上碰动,要喷水养护两三天,山体才会基本牢固。
山石的造型大致分成独立式、偏重式、开合式、散置式和重叠式五种。制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盆:盆和架的衬托很讲究。山石盆景常用的浅盘多为长方形或腰圆形,下有四个底脚,盘沿向外凸出而多棱,以增强装饰性,白色或浅蓝色,能显示出水面。
2.盆内布局:山石盆景是高度概括的加工艺术品,必须精心组合,仔细推敲,合理布局。因此组合造型时要遵循几个原则:源于自然,创造意境;主次分明,相互顾盼;层次清晰,对比烘托;虚实相宜,似隐似现;富于变化,统一协调。
3.石料加工:锯截时根据已绘的图样,确定主体位置和大小尺寸,用小锯慢慢据平底部,选定纹理清晰、洞穴多的一面为正面进行加工。雕琢时先从大处着眼,用锤子、凿子等工具琢出山峰的大体轮廓,然后进行精细加工,尽量保持的态。胶合时要点是几块石料的石质、纹理、颜色及气势都要相仿,横向迭拼,不可上下拼接。
4.小景点缀:上苔方法是将荫棚或温室中花盆外壁上的青苔刮下,轻轻搓碎,用毛刷蘸碎苔点种于山峰的缝穴内,置于阴处并经常喷水。栽树方法是以丈山尺树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按照大自然的生长规律种植,石缝间宜植根系裸露、树千弯曲、树姿玲珑的树种。摆件方法是依形就势,顺其自然,巧妙地结合地形,或傍山、或依水、或靠洞、或凌空,配合盆景中的自然景物来表现风景意境,应注意摆件大小和数量的选择。
山石盆景也有在一个盆盎内同时有两座假山出现,一为主山,另一为客山(主山比较高大,客山比较低矮)。这时候,一个盆景就要制作两座假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