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关键农作物之一,而如今正是冬小麦的关键期,在冬小麦的栽种过程中,稍有不留意,就可能进入冬小麦的栽种误区,轻则影响小麦出苗,重则可能导致烂种死棵。农民们都知道,在栽种冬小麦时,最重要的,就是浇水了。
在冬小麦栽种后,一般都会适度浇1次催苗水以加速麦种出苗,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出苗对土壤环境湿度有要求,适合出苗的土壤环境湿度在75%左右。当然,要实现小麦增产创收,不仅需要栽种后适度浇水,小麦的多个生长阶段都需要浇山泉水。那么该如何浇呢。
1.蒙头水
即小麦在栽种后出苗前,为促进撒播的种子尽快出苗而浇的水。蒙头水不一定都需要浇,这取决于土壤墒情是否良好。如果麦地湿度本身就适度,则可以不浇或晚浇蒙头水;但对于华北地区由于比较干旱,一般都需要在栽种后及时浇蒙头水。浇蒙头水要把握好用水量,浇水不宜过多,使土壤轻微湿润即可,不然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小麦出苗。
2.越冬水
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水的热容量较大,越冬时如果土壤比较湿润,则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从而减轻小麦的冻害程度。浇越冬水的时机要把握好,不宜过早或过晚,当地温度降到3℃左右时就可以开始浇水。浇水后适度中耕松土。
3.返青水
开春以后,根据土壤肥力、越冬前浇水等情况,决定是否浇返青水。对于土壤肥沃、冬前浇水充足的麦地,可不浇返青水,只需要适度中耕保温,促进小麦大蘖生长。当然,对于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晚播小麦等情况,建议及时浇返青水,尤其在华北地区要重视返青水的灌溉。浇水时间应根据当地降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
4.拔节水
小麦进入拔节期,是对水、肥需求的旺盛阶段,此时应结合施肥来浇水,通常需要肥水齐施,以促进地下根系发达,提高孕穗期的穗粒数量。
5.孕穗水
小麦孕穗期用水量是整个生育期里最多的时候,土壤中水分充足是影响小麦保花增粒的主要因素。虽然孕穗水需求大,但不能大水漫灌,要留意浇水的用量,以免造成小麦烂根。浇水时间要灵活掌握,小麦孕穗期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但如果拔节水浇得过晚,孕穗水可推迟到4月底灌溉;如果未浇拔节水或土壤过干旱,可以在4月初提前浇孕穗水。
6.灌浆水
一般在小麦抽穗后15-20天内适时浇小麦灌浆水,有利于麦粒有机质的积累,从而提高小麦粒重,以提高亩产量。灌浆水不宜过晚。另外要注意,在高温干旱并伴随大风、降水等天气,不宜灌溉浆水,以避免引发小麦倒伏。
以上就是冬小麦不同时期浇水的要点,想要高产小麦,科学合理的浇水不可忽视。种植冬小麦的农户,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水特性,浇好以上的6种水,浇水时用量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希望以上内容对种植小麦的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