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粉病如何防治?

2020-10-21 17:18

豌豆白粉病如何防治。

豌豆白粉病是豌豆常见病害之一,各地都有发生,一般在收获期流行,可减产两成以上,并影响其质量和食用价值,此病还危害蚕豆。

(1)症状特点:发病初期叶面有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严重时叶片两面均覆盖一层白粉,最后变黄枯死。嫩茎、叶柄和豆荚感病后,病部也长满白粉。最后粉斑变灰,并长出许多小黑粒点。

(2)发病条件:田间温度22--24℃是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田间日暖夜凉、于湿相间、潮湿结露、植株贪青徒长,或长势衰弱等均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选播抗病品种。如北京、湖北、浙江适种中豌2号;西北适种晋硬1号,晋软1号;华北适种青株豌豆、小青荚豌豆、晋硬1号、晋软1号;西南适种无须豆尖1号等。

②种子处理。用15%粉锈宁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按1:1制成混剂,以干种子重量的0.3%拌种后,密闭2--3天后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深沟或高垄栽培,避免重茬,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加强通风透光等措施,增强植株抗病力,降低发病率。

④实施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等。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

食荚豌豆又名荷兰豆、荷仁豆,豆科豌豆属。分矮生和蔓生两种类型,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不耐热。生长最适温度为18到20℃。食荚豌豆属长日照植物,强光和较长日照有利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佳,忌连作。适时播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播种季节因地区而不同,华南及西南南部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均可播种。

播种密度矮生种穴播行距30~40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4~5粒种子,条播株距5~8厘米,蔓生种穴播行距50~60厘米,穴距20~30厘米,每穴4~5粒种子,条播株距10~15厘米。覆土3~4厘米。播种前精选粒大、饱满、整齐和无病虫害的种子,可直接播种,也可先进行低温春化处理。春化处理可以促进花芽分化,降低花序着生节位,提早开花,提早采收,增加产量。春化处理的方法是:在播种前先用15℃温水浸种,水量为种子容积的一半,浸2小时后,上下翻动一次,使种子充分湿润,种皮发胀后捞出,放在泥盆中催芽,每隔2小时用井水清洗一次,约经20小时,种子开始萌动,胚芽露出,然后在0~2℃低温水中处理10天,便可取出播种。

豌豆种子处理豌豆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要求不严,一般在0~5℃下生长10~20天即可。北方地区春播、南方秋播时一般用干籽直播,或浸种1~2小时后播种。在夏季播种,或春季晚播时,可用低温处理种子。

其方法是:播种前先行浸种,水量为种子量的1倍,浸2小时后上下翻动1次,使种子充分湿润至种皮发涨后取出。每隔2小时用井水浇1次,约经20小时种子开始萌动,胚芽露出,然后放在0~5℃低温条件下处理5~10天,待芽长0.5厘米时即可播种。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可促进花芽分化,降低第1花着生节位,提早开花,增加产量。如有条件种子接种根瘤菌,更有利于增产。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