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烂皮病是如何发生的?

2020-10-23 08:46

国槐烂皮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镰刀菌型腐烂病,为害2-4年生大苗的绿色主干和大树的绿色小枝,病斑多发生在剪口或坏死皮孔处,病斑初期呈浅黄褐色,近圆形,后扩展为梭型或环茎一周,长1-5cm,黄褐色湿腐状,稍凹陷,有酒糟味;以后病斑上长出红色分生孢子堆如病斑未环割树干,则病部当年能愈合。

二是小穴壳菌型腐烂病,初期症状与前一种相似,但病斑颜色稍浅,且有紫褐色边缘,长可达20cm以上,并可环割树干,后期病斑内长出许多小黑点。病部后期逐渐干枯下翘或开裂成溃疡状,但病斑周围很少产生愈合组织。

症状:危害槐树和龙爪槐,严重时引起幼苗和幼树枯死。其症状是病斑初呈浅黄褐色,椭圆形,多以皮孔或叶芽为中心,逐渐发展呈梭形,长1-2厘米,变成黑褐色,较大病斑中央稍凹陷,软腐,有酒糟味,呈典型湿腐状。病斑可环割主干而使上部枝枯死,后期在病斑死枝上形成许多小黑点。

发病规律:该病于3月初开始发生,3月中旬至4月末为发病盛期。病菌自叶痕、皮孔、伤口、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30天。当早春土壤严重干旱,造成树皮膨胀度小于85%时,枝条上的溃疡斑急剧增多,膨胀度60%时最多,再失水则枝条枯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