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病害及防治措施:
滴水观音的病害反应在叶片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叶斑病,一种是炭疽病。叶斑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灵800倍液叶面喷雾,连续2-3次既可,每次隔7天。炭疽病则须用75%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基本可以控制。
反应在茎干上,有一种枯萎病,是细菌感染所致。如发现茎杆向一侧歪,或是有蔫萎处,可用小刀将病处切除,病处与非病处界限明显。如病处不足茎杆的三分之一,可以将未生病处涂一层百菌清药液,并保持干燥,隔十天再涂一遍,20天后基本可以痊愈。
滴水观音虫害及防治措施:
最常见的是红蜘蛛,一般生于叶背。可用螨虫清,扫螨净,吡虫啉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常见虫害包括:蜗牛、介壳虫、蚂蚁、蚯蚓、蚜虫。防治方法如下:
蜗牛:人工捕杀或使用敌敌畏药棉熏蒸。
介壳虫:用软毛刷清除或使用除介宁防治。
蚂蚁:喷施敌敌畏或浸盆法杀灭。
蚯蚓:溴氰菊酯500倍液灌根或过磷酸钙稀释液驱赶。
蚜虫:40%乐果乳剂3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
注意事项:
1.用药前确认植物对药物无过敏反应;
2.药剂使用浓度不宜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