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小檗,别名紫叶小檗,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
红叶小檗为落叶灌木,是日本小檗的一个变种,为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植株丛生,枝条紫褐或红褐色,具叶刺,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新叶嫩红色,以后逐渐呈紫红色。小花黄白色,4至6月开放;浆果长椭圆形,红色而有光泽,9至10月成熟。
红叶小檗的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分株、扦插等方法,其中扦插最为常用,一般在4至9月进行,方法是剪取1至2年生的健壮枝条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插于疏松透气的介质中。扦插后浇透水,保持空气湿度在80%以上,在25℃的环境中成活率可达90%。
春季栽植宜早,最好在土壤表层初化,树液尚未流动之前进行。栽后踩实,喷雾,漫灌,自枝条上部剪去2/3,3至5天灌水一次,风沙较大时每天需喷雾1至2次。夏秋季节栽植宜晚,最好在入伏之后或立秋之后进行。栽后踩实灌水,需搭遮阴网,每天对叶面喷雾3至5次。
栽植成活率与选苗、水、肥、气、热等多项内容有关。应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小苗,移植时尽量多的携带母土或土坨。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开恶劣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