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取材加工制作盆景

2020-12-02 22:26

从山野间挖取形态优美古朴的树桩加工培养盆景,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理想的树桩多生长在荒山秃岭、岩石缝隙或长年被樵砍的野地里,这些干古株矮、形态奇特的老桩往往是造林前拟挖掉的杂树,可谓化废为宝。

挖掘前需仔细观察,选择树干曲折道劲、富有变化或被损伤后仍生机勃勃的树桩。干要粗而枝干比例协调,根系向四周伸展,整体姿态应在似与不似之间,切忌过分追求奇特怪异。

常见可挖树种有榆、雀梅、南天竹、三角枫、枸骨、紫藤、火棘、松柏、珍珠黄杨等。挖掘时间因树而异:落叶树宜在落叶后至发芽前,以早春最佳;松柏类与此相同;常绿阔叶树宜春秋季或雨季挖掘。

工具需备镰刀、铲、手锯、修枝剪等。挖掘时要多留侧根,切口平整向下,留根幅度约为树干直径五倍。挖下的树桩根部要蘸泥浆,用苔藓保湿包装,萌发力弱的常绿树必须留部分枝叶并带土。

老桩运回后需二次整形,栽入泥盆或圃地。栽后要浇透水,高大树干需包苔藓保湿。新芽萌发后去除覆盖物移至荫棚,适时摘芽,保留健壮芽形。新桩根系幼嫩,应薄肥勤施。多数树桩需培养一年后方可造型,但椰榆、雀梅等落叶树新枝当年即可造型。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