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栽培管理和生态习性

2021-06-17 22:56

雏菊

别名:春菊、延命菊、马兰头花。

科属:菊科,雏菊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植株矮小,株高7~13厘米,全株具毛。叶基部簇生,长匙形或倒长卵形,基部渐狭,先端圆钝,略有锯齿。头状花序单生,花葶自叶丛中抽出,舌状花条形,平展,单轮排列于盘边,白或淡红色。盘心管状花,黄色。花序直径一般为5厘米,巨花种常7.5厘米,小花种则仅有3.8厘米。瘦果扁平,倒卵形。花期4~6月。

生态习性:耐寒,可耐零下3~4℃的低温,喜冷凉的气候条件,通常情况下可以露地覆盖越冬。不耐酷热,喜气候温和的夏季。喜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花谢后,种子落地,在梅雨时能萌发成大量苗株。

栽培管理:播种繁殖,有时也可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9月进行露地播种,寒冷地区也可以温室内早春播种。播后保持温度在28℃左右,约7天就可以出苗。由于雏菊的种子比较小,通常采用撒播的方式。

雏菊耐移植,移植可以促发新根,雏菊甚至在大量开花时也可移植。当雏菊播种苗有2~3枚真叶时开始移植,4~5枚真叶时定植。雏菊喜肥,喜水,定植后即可施用加5倍水的人畜粪尿一次,以后每隔2~3周施一次,也可每隔半月追施1次稀薄氮磷钾复合液肥。到3月不必再施。

雏菊的种子比较小,且成熟期又不一致,因此,采种要及时。当舌状花大部分开谢时,失色蜷缩,位于盘边的舌状花冠一触即落时,虽总花梗尚青,已应采取。

雏菊的病虫害较少,若有菌核病时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当有蚜虫为害时,用1500倍的敌敌畏药液,隔五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效果显著。

雏菊适宜于布置花坛、花境边缘或沿小径栽植,此外也可盆栽观赏。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