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花苜蓿产量影响因素
紫花苜蓿适应能力非常强,在南北方均可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酸性至中性沙壤土和壤土上生长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紫花苜蓿不耐强酸和强碱,酸性和盐碱地区种植时需要改良土壤。
紫花苜蓿种子在5℃开始发芽,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作为喜光植物,种植地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期需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生长旺季要加大浇水频率。
由于植株高大,播种前需施足基肥,推荐使用厩肥、过磷酸钙和尿素等。生长期间要适当追加氮肥和二铵,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紫花苜蓿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茎叶柔嫩鲜美,可用于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或加工草粉。作为高质量饲料,深受各类畜禽喜爱,特别适合喂养牛、羊、兔和家禽,是养殖业首选的青饲料之一。
3、紫花苜蓿收割管理
紫花苜蓿年收获次数可达2-3次,每次产量可观。在早春返青期和每次刈割后,通过合理除草、追肥和灌溉,可显著提高产量,亩产鲜草可达近万斤。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牧草品种,其中三得利紫花苜蓿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优势。其寿命通常为5-7年,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