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是现代城市园林中广泛应用为绿篱的常绿园林植物,具有食用、药用、饲料和观赏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1形态特征
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又名救兵粮、火把果、赤阳子,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短侧枝常成刺状。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或微凹,边缘有钝锯齿。花集成复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花白色。梨果扁圆形,橘红或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2月。
2起源与分布
火棘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藏等省区,现国内陕西、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西等省市广泛栽培。
3生态习性
火棘喜光,稍耐阴,可以耐受-6℃左右的低温。耐旱力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耐修剪。
4繁殖与栽培管理
4.1播种繁殖
火棘果熟期9~12月,育苗果实适宜在1~2月份采收。将种子与细沙按1∶3比例混合贮藏,翌年3月上旬播种。
4.2扦插繁殖
春插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取二年生健康枝条剪成15~20厘米插条。夏插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选取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2至15厘米插条。
4.3压条繁殖
春季至夏季都可进行,选取接近地面的1~2年生枝条刻伤埋入土中10~15厘米,1~2年可形成新株。
4.4栽培管理
及时施肥、浇水、除草,增加土壤透气性。春季用3000倍敌杀死防治蚜虫,用1%的多菌灵防治根腐病和锈病。
5应用
5.1制作绿篱
火棘适应性强、耐修剪、萌发快,当年栽植的绿篱当年便可见效。
5.2景区、庭院布景
可采取拼栽、截枝及修剪整形的手法,错落有致地栽植于景区草坪之上,点缀于庭园、花坛中。
5.3作盆景和插花材料
火棘耐修剪,主体枝干自然变化多端,是优良的树桩盆景材料。果枝也是插花材料。
5.4水土保持
火棘是优良的乡土常绿灌木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边坡的绿化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