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槐虫害处理方法

2021-09-03 00:48

黄花槐遭受相当多虫害,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虫害以及黄花槐虫害处理。

蛀干类害虫:主要是锈色粒肩天牛,每2年出现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幼虫钻蛀食树干为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为害韧皮部及木质部,持续为害后,形成层被破坏,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导致受害株树势衰弱、枝叶子干枯,甚至整株黄花槐死了,影响园林景观。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虫出现期,利用其飞翔能力差的特点,振落受惊成虫后捕杀;7—8月产卵期,用铁丝人工钩杀产卵槽内的卵或幼虫。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林下卫生,准时清除衰弱树、病死树及枝叶子。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树干、大侧枝喷8%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200倍液或杀灭菊酯20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次。

刺吸类害虫:槐蚜每年出现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叶子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刺吸汁液为害,导致被害嫩梢萎缩,妨碍顶端发育,受害花序不能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落叶后,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树盘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初龄若虫大出现期,分别对树冠喷10%吡虫啉3000倍液、1.8%虫螨克2000倍液防治。

食叶类害虫:槐尺蠖,每年出现3—4代,以蛹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蚕食叶片,给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可用整株树叶近乎全部吃光。落叶后至发芽前,用树盘周围松土、石块下寻找等方法消灭越冬蛹;在末代幼虫下树越冬或化蛹期,给树干绑草把或药绳诱杀下树幼虫。5月中旬至6月下旬,重点防治前两代幼虫,可以用10%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防治。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