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瑞华和茶花的三十年情缘

2021-09-03 03:49

他1975年退伍回乡,1976年开始担任竹马乡下张家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近38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花卉苗木的致富之路,让茶花产业成为下张家村的农业主导产业。如今,村里98%的农户都种植茶花及其他花卉苗木,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他,就是全国劳模钱瑞华。

1976年,钱瑞华上任村支书时,虽然下张家村是婺城区的农业试点,但村民生活依旧贫困。他认为光种粮食不能改变现状,便将目光投向了茶花。1982年,一张茶花叶子能卖5元左右,这让钱瑞华看到了商机。尽管第一次尝试因市场波动导致部分农户亏损,但他坚信茶花产业未来必能成功。

1998年,为振兴竹马经济,乡政府提出特色兴乡的发展思路。钱瑞华先后7次自费外出学习考察,大胆提出土地流转设想,并引进花卉苗木种植大户。他创新性地承包90亩土地给大户,让村民边打工边学习种植技术,迅速转化为新一批花农。

随着产业发展,1999年3月竹马乡被授予"中国茶花之乡"称号。但钱瑞华意识到需要更大的突破,他提出建设国际山茶物种园的构想。经过两年建设,2003年在各级支持下,世界上首个集中保存山茶物种的专类园在下张家村建成。这个90亩的物种园收集了218个山茶物种,占全球已发现物种的八成。

2003年,利用物种园平台成功承办第十六届国际茶花节,2010年、2011年又连续举办两届婺城茶花节。这些节会活动大幅提升了竹马茶花的知名度,推动了产业升级。下张家村的花卉苗木年产值突破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80%以上村民住进新房。

面对市场变化,钱瑞华持续推动创新发展。他注重技术培训,培养销售能手,并通过茶花节等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为婺城和竹马乡的花卉产业发展描绘出更美好的前景。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