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柳其实是旱柳,人们也叫它疤拉柳、王八柳,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从奈曼旗穿境而过的教来河曾有过两次洪水泛滥的记录,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教来河沿岸淤积了千顷沃土;洪水之后形成了大面积的柳树天然林,成为奈曼旗主要的森林资源,从此柳树与奈曼的人民结下了不解亡缘。
来到奈曼旗中东部的怪柳基地,你就会看到一株株、一片片奇形怪状的柳树,象奔马、象巨龙、象雄师……只要你展开想像,就能够跟眼前的形象对上号。它高大、强壮、树皮暴裂、满身疤痕。使人吃惊的是即使树身烂空,它也可以枝叶茂盛,蓊郁苍翠,使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她的生命力。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观念淡薄,柳树的无私奉献导致了人们无休止的索取,人们砍木材、砍枝杈,甚至为多发枝杈将树头砍掉。这些天然柳林终于不堪重负,大部分被毁掉,所剩的也全是伤痕累累,由于人们年复一年地砍伐树杈,往往是旧伤未复又添新伤,一年一年的伤口不能愈合,形成了病瘤一样的大疤,也形成了现在这样奇形紧状的景观。
即使这样,这些怪柳也没中止过奉献。在柳树转皮的季节,人们把新发的柳枝割下去皮,做成白条,然后再编成工艺品。望着精美细腻的柳编工艺,有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工艺品原来是从这些丑陋的怪柳身上孕育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