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月季花的花友都知道,月季花的笋芽是非常珍贵的,只有足够的笋芽,月季才能保持强壮、开花多、株型好看。因此,许多花友会采用压条的方法来促进月季长笋芽。不过同样采取压条促笋,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月季能一次爆发五六个笋芽,而有的却迟迟不见有新笋芽冒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想让月季发笋芽有个必备条件——充足的肥水。笋芽之所以长得强壮,是因为它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月季植株的大部分养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月季的笋芽长势非常快,而此时细弱的老枝条往往处于停滞生长状态。
由此可以理解,月季压枝后不发笋芽的根本原因就是肥水不足。即使有定期追肥,仍可能出现肥水不足的情况,这通常可以总结为以下5点原因:
1.根系较弱
当月季根系吸收能力较差时,即使给足肥水,月季也难以吸收足够的养分。这时需要先养护好根系,待根系强壮后,植株自然就会长势旺盛。
2.枝叶太少
多年大苗的根系通常较好,压枝后容易发新笋。但如果植株本身叶片稀少,甚至处于光杆状态,也很难长出壮枝,因为缺乏足够的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这种情况要先针对光杆原因进行治疗,待新枝新叶长出后,再考虑促笋。
3.肥水供应不足
新手花友常犯的错误是:虽然每周追肥,但肥料浓度过低,而且未采用长效的有机肥或控释肥。仅靠稀薄的水溶肥,难以满足月季生长需求。建议根据苗情和肥料特性,有计划地使用发酵有机肥或长效控释肥,保证持续稳定的养分供给。
4.养分过度分散
有些花友在压枝促笋的同时,舍不得修剪老枝上的新芽或花朵。这样会导致植株养分过于分散,特别是在苗情不够健壮、肥水供应不很充足的情况下,很难萌发强壮的新笋。
5.病虫害影响
看似健壮的植株,叶片茂盛且肥水充足,但仍不发新笋时,要特别注意检查。看看叶片是否有红蜘蛛危害,或粗壮的老枝是否出现发黄现象。红蜘蛛或土中的蛀虫都会导致月季生长衰弱,从而影响新笋的萌发。
要让月季发笋,关键是要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同时注意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他影响因素。只有养护得当,月季才能真正健壮生长、萌发新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