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碧桃常见病害的防治

2022-06-11 18:54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

细菌类病害。病菌在枝梢病斑及病芽内越冬,翌春随着气温上升,病组织内的细菌开始活动,病菌于桃树开花前后自病组织中外溢,借风雨、昆虫或工具传播,从自然孔口侵入,病菌侵入后,经7-14天开始发病,6-8月发病较严重,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8℃。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也易感病,受害植株叶片穿孔,嫩梢产生病斑,最后导致提早落叶,枝梢枯死。

防治方法:秋冬季剪除病枯枝,清理病落叶,并集中销毁。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20的波尔多液,消灭越冬病源。发病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两周一次。

二、桃缩叶病

真菌类病害。病原菌在树皮、芽鳞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于次年春季侵入叶片,孢子由气流传播,孢子自气孔或上下表皮侵入。该病除危害叶片外,还危害嫩梢、花和果,感病叶片皱缩卷曲,颜色变为红褐色,叶片质地变脆,最后叶片干枯脱落;感病嫩梢节间变短,有些肿胀,病枝上的叶片多成丛生状,严重时病枝梢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剪除被害枝条,并集中销毁。早春桃芽膨大抽叶前,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60的波尔多液预防病菌侵染,桃树落叶后喷洒3%硫酸铜,以杀死越冬、越夏的孢子。

三、桃疮痂病

真菌类病害。病原菌在枝梢部表皮下以菌丝过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梗并冲破表皮,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桃树的枝梢和叶片,感病叶片在发病后期病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植株发芽前,喷施1:1:120的波尔多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0.3%-0.5%五氯酚钠预防病原菌的侵染。落花后半个月至六月间,喷施65%代森性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每10-15天喷一次,喷2-3次,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

四、碧桃流胶病

桃流胶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诱发此病的因素较多,病虫侵害,霜、冰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等都能引起桃流胶病。该病可危害碧桃每个部分,易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从枝干的伤口处渗出胶状物,引起叶色变黄,树体长势衰弱,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病症后,用利刀刮除发病部位胶状物,并用5-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0.1%的升汞涂抹消毒,也可在花谢后喷施多菌灵1000-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喷4-5次。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