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果蕨的栽培技术,荚果蕨的繁殖方法

2022-06-28 16:27

荚果蕨,球子蕨科荚果蕨属。有鲜黄瓜清香味道,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是著名的山野菜。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不育叶的叶脉羽状、分离;能育叶的羽片强度翻卷成荚果状,包裹着孢子囊群。“荚果”之名由此而来。荚果蕨是形态优美的观赏蕨类。在爱丁堡,被作为观叶植物露天栽培。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荚果蕨的药理作用

荚果蕨的根茎中含有多种药用成份。所以,荚果蕨有清热、解毒、止血、滑肠、降气、祛风、益气安神、化痰等功效。的功效。而且,荚果蕨,味苦,清凉,有小毒,对脑膜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而且,新鲜的荚果蕨还可以抑制杂菌。除此之外,荚果蕨还有杀虫驱虫的作用。

荚果蕨的观赏作用

荚果蕨展开着的卷头像鹦鹉螺的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荚果蕨还有着“动力学上的动态美”的称誉。荚果蕨的叶片细长,约为50cm到110cm,叶脉羽不分枝,姿态曼妙。叶片颜色会从翠绿变为黑绿再变成棕黄色,是很好的观叶植物。荚果蕨在欧美各国家,受到很多人们的喜爱。

荚果蕨的食疗作用

荚果蕨中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等。所以荚果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及很高的食疗作用。荚果蕨的幼叶可食,是山野菜中的极品。而且,山野菜的生长环境不受污染,且营养价值极高,深受人们的喜爱。

荚果蕨的栽培技术

荚果蕨适应性强,耐寒耐早,在北方既可露地栽培,又可盆栽观赏。

选择有树冠遮荫的林下栽培,先清除林中、树枝、石块,深翻土壤,用筛子过土,除去碎石子,取肥沃壤土或腐叶土与其混匀,施以农家肥,深翻20一25厘米,整细整平,做畦。大田栽培,选择平整土地、水肥条件好、土质肥沃、渗透性好的地块进行栽植。荚果蕨喜阴,骤然或持续高温,都要使蕨类失水,造成热害,夏季搭遮荫棚保持湿润的环境。

盆栽时用3份壤土和1~2份腐叶土混合,并可掺入部分粗沙以利于排水透气。盆土不宜过湿,一般每2~3天浇水一次即可,但应注意叶面喷水。春季及初夏是生长旺季,应加强肥水管理。冬季如移入温室,保持8~10℃以上,可常绿。地栽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粗放,适植于疏林下。

水对蕨类的栽培很重要,满足蕨类的土壤用水和空气湿度的要求,原则是少浇水,看苗情,看气温浇水,土壤不干不浇水,经常对叶面喷水,清洗叶面的尖埃,保持叶面的清洁和湿度。经常锄草、铲趟,进行正常的生产管理。

1.松土除草:栽苗生长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最好在土表层铺一层锯末,既保湿又减少生草。

2.追肥:5月上旬追施1次氮肥,施后浇水;入秋苗枯后,撒施厩肥或堆肥,可以起到保苗越冬的作用,并为来年生长打下基础。

3.浇水:蕨类喜阴湿,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生长旺盛,有利于根茎自然分株繁殖,最好安装小喷灌,可同时增加空气湿度。

4、采收加工:荚果蕨以根茎入药。秋季叶枯后或春季萌芽前,将根茎挖出,剪去叶柄、须根,清洗泥土,晒干。

养护要点

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分布于北纬22o-52o之间,对日照长短不敏感,但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因此,多分布林下、山溪两侧和湿润的沟谷中,干旱地区无荚果蕨分布。光照强度和土壤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发现,盖度与营养叶和孢子叶的生长发育高度相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盖度增加,营养叶和孢子叶的数目减少,营养叶和孢子叶的比值增加。基质为暗棕壤的条件,长势较好,生物量积累较大。喜湿润、耐阴、耐寒、喜温暖、喜腐殖质及含水量较高的中性土壤。

荚果蕨的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

A.孢子采集:9月中下旬当荚果蕨的孢子叶由暗绿色转变为黄棕色时,选取长势健壮的植株,采取孢子叶,阴干后碾碎,筛出孢子囊,贮存在温度0-5℃的冰箱内,播种前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展于无菌纸上,等孢子囊干后,自行开裂,弹出成熟的孢子。

B.培养基配制: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份:3份:2份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土。将清洗的粗河沙,石头,播种容器和混合土分别蒸汽灭菌半个小时。

C.播种:先用瓦片盖上播种容器的底孔,放进小石子,粗河沙约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压实盖上玻璃板待用。播种前把装满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里使培养土充分湿润,取出,将孢子均匀撒在培养土上,播种后再浸放在浅水里,第二天取出,将播种容器移到温暖、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的温室,每天光照4个小时以上,温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开始萌发,播后10天形成原叶体,71天形成孢子体。孢子体达到3片-4片真叶进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叶4片以上,植株高达4厘米-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移栽。将根系带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后覆盖塑料棚并定期浇水。

营养体繁殖

营养体繁殖,又叫分株繁殖,即在母株周围,由根茎生出较多的幼苗,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分株,秋季于9月份,春季于4月上中旬叶簇开始生长时期,选根茎发达、健壮的植株,将蕨苗连根带土挖起,保持根茎完整,或同时将母株挖出,根据母株根茎大小纵切成若干块,但需带根带叶才易成活,随起苗随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厘米挖穴,每穴栽l株,覆土后压实,以增加根茎与土壤的接触,然后浇水。缓苗3~5天即成活。

荚果蕨的介绍

荚果蕨别名黄瓜香、广东菜,为球子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长白山各县。植株高1米左右,根状茎直立,叶簇生,有营养叶和孢子叶两种类型。

其根和根茎含坡那甾酮A、蜕皮甾酮、蝶甾酮及绵马精,可作“贯众”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的功效;其卷曲未展的嫩叶可作春季山菜食用,叫“广东菜”,因食之有黄瓜的清香味故名黄瓜香。

别名又叫作广东菜、荚果蕨。属于球子蕨科。喜欢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下,灌木丛中及浅山河边湿地上。

黄瓜香株高90公分。根状茎立直,连同叶柄基部有密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有柄;不育叶片矩圆倒披针形,二回深羽裂。下部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小耳型。能育叶短,挺立,一回羽状,纸质,向下反卷包被囊群。孢子囊群圆形。

本品有鲜黄瓜清香味道,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是著名的山野菜。药用价值和蕨菜相同。

其根和根茎含坡那甾酮A、蜕皮甾酮、蝶甾酮及绵马精,可作“贯众”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的功效;其卷曲未展的嫩叶可作春季山菜食用,叫“广东菜”,因食之有黄瓜的清香味故名黄瓜香。

据说在北美,荚果蕨的嫩叶可入菜食。以上都是关于荚果蕨的栽培技术的介绍。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