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养殖花卉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几句话:不干不浇浇则浇透,见干见湿,浇透水。这两句话虽然简单几个字,但却是养花浇水三年功的经验体现。新手养花,花卉大多死在水里,过勤浇水烂根死亡,太久没浇水枯根死亡,即使不死那也半死不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些浇水方法: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意思比较笼统,就是说在养护花草的时候,花土干燥了再浇水,浇水必须浇透水。但这句话的"干"到底干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于是衍生出了"见干见湿"和"间干间湿"两个更具体的概念。
见干见湿的意思是说看见花土干或湿,加以判断后再给花卉浇水。能看见的土壤干燥了就可以浇透水。土壤表面可以直观看到,但内部干湿情况需要判断。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以及在高温干燥时段的浇水方式。比如榕树、栀子花、茉莉花等喜欢潮湿环境的植物,花土需要保持三分湿七分干的微湿状态,就可以在表土干燥时浇透水,避免根系失水干枯。
间干间湿则是指花土在干湿交替时需要间隔一定时间,等花土完全干燥后再浇水。这种方法适用于赤松、芦荟、虎刺梅等耐旱植物。浇水时要等到土壤完全干燥后,还要相对延长一段时间再浇水。这类植物往往需要配合喷雾补水来保证水分供应。
浇透水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浇水时要让土壤充分吸收水分,直至有多余的水分从花盆底部流出。但实际操作时往往被忽视。很多花友浇水时只是简单冲水,看到盆底有水流出就认为浇透了。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
花洒在花盆上空要多角度来回转动几遍,让水流慢慢流过花土30-45秒。大盆栽最好分两次浇水,每次30-45秒。土壤中根系分布不均匀,多角度浇水才能确保所有部位的根系都得到充足水分。单一方向的冲水可能导致根系密集部位未充分浸湿,水分就从疏散区域直接流出盆底了。
总结来说,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浇水方法:喜湿植物适合见干见湿,耐旱植物适合间干间湿。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浇水必透"的原则,确保植物根系能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