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在35℃以上,南方蒸、北方烤,每天都很煎熬!多肉植物大多不耐高温,有夏季休眠的特性,通过防晒、通风、辅助降温才能顺利度夏。
三伏天,哪些多肉植物易被晒伤?
夏季多肉植物的休眠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薄叶系及叶片有绒毛的品种更易晒伤,如法师、山地玫瑰、锦晃星、唐印、熊童子、黑兔耳等。高比例颗粒土养殖的多肉因不保水,基质中的矿物颗粒在强光下易吸热,导致晒伤。长时间干旱和脱水的多肉也易晒伤。
晒伤后的症状和应对措施
多肉晒伤后常表现为叶尖焦枯,留下斑驳晒斑。当环境温度达32℃时,中午应给露养多肉拉遮阳网。高比例颗粒土栽培的多肉可根据盆土干湿度适当增加浇水。35℃左右时可结束露养,移至凉爽通风处。遮阳不仅能避免强光直射,还能间接降温,对多肉度夏非常有帮助。
夏季多肉遮阳后,轻微褪色和徒长是正常的
夏季遮阳后,多肉多少会有些摊大饼和褪色,这是正常的。通常在入秋后天气转凉时多晒太阳、适当控水就能好转,不必过于担心。多肉度夏以预防黑腐和化水为主,状态可暂时忽略。1-2个月时间只要不浇水过勤,状态也不至于太差。
夏季怎样避免多肉徒长?
夏季多肉处于休眠状态,生长缓慢或基本停滞,浇水可根据盆土干湿度进行,不干则不浇。遮阳后,浇水过勤易黑腐和烂根,徒长和褪色更明显。追求状态的朋友可实行分阶段遮阳,早晨或傍晚凉爽时段仍可让多肉晒太阳,前提是有便利条件和足够空闲。
夏季为养好多肉,爱好者们用心良苦!但在多肉价格持续走低的现阶段,加上多肉繁殖简单,大家不必过于纠结,像养其他花草一样平平淡淡即可,放下负担反而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