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高产栽培技术

2021-03-16 13:47

川芎,别名小叶川芎等。以地下根茎入药,有活血舒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之功效。主治头痛、胸肋痛、痛经、血淤、闭经、风湿痛等症。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形态特征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茎发达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茎直立,圆柱形,具纵直沟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老节的节盘常有多数须状气生根;节盘触地易生根。幼嫩时绿色,老时带紫红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具柄,基部扩大成鞘;2-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羽状全裂,小叶具柄,由下而上渐短,顶端小叶近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羽状深裂,仅脉上有稀疏的短柔毛。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伞幅7-20厘米;总苞片3-6,小伞序有花10-24朵,小总苞片2-7,线形,略带紫色,被柔毛;花白色,萼齿不显著;花瓣椭圆形,顶端有短尖状突起,内曲;雄蕊5,花药淡绿色;子房下位,花柱2,柱头头状。双悬果卵圆形或广卵形,5棱,有窄翅。

一、生长习性

川芎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但7月过份闷热高温、株植生长不良、根茎易腐烂,苓种培育阶段和贮藏阶段,则需要凉爽气候条件。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忌连作。

二、整地和施肥

选势高、排水地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川芎以茎节(习称苓子)进行繁殖,分育苗和移栽两步进行。

育苗:于2月上旬将挖出的川芎苓子分大、小等级栽培,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放一枚川芎苓子,栽时芽头向上,覆土一寸。苗高4寸时间苗,每穴留壮苗10根。7月中下旬,当茎节膨大,略带紫色时,将全株挖起,割掉根茎,按粗细分别扎成小捆,放在阴凉处,上下铺稻草。到8月份取出,每节切成一寸小段{节在中间}供大田栽培。

移栽:于8月份,也就是立秋前后进行。过早气温过高宜枯萎;过迟,气温下降,芎苗生长不良。栽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把川芎苓子按行距30×20厘米栽入沟内,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川芎幼苗出齐后,应及时除去盖草,天旱时注意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封行后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入冬前后应培土一寸,保护川芎地下根茎安全越冬。

五、病虫害防治

川芎病虫害主要有叶枯病,可于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防治。白粉病,用粉锈宁防治。害虫主要有川芎茎节蛾幼虫咬食节盘危害苓子。防治时在育苓和苓子贮藏期,喷施敌百虫防治。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配毒饵诱杀。

六、收获与加工

川芎一般移栽后第二年的5—6月份采挖。将挖出的川芎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烘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200公斤,高者可达300公斤。

七、市场运行情况

川芎,全国年需量约450万公斤。1985年川芎价仅2~3元,农民生产情绪低落,1987年产不足需,价格节节上升,从年初的4元升到11月份为30元,但随后即逐步下滑,1989~1994年间高价不过6~7元,低价仅2~3元,其间最多的时间是3~4元。由于粮食、化肥、农药上涨,农民种川芎不如种粮食,这种矛盾在1995年秋表现出来,价升至10元。至1996年春由于陈货冲击,川芎价又回落至6~7元。1996年秋供求矛盾明显表现出来,价格一直上扬。至1998年冬,川芎价已涨至26~28元。1998年始,产新来临,手中有货者纷纷出手,价落至22~24元。1999年跌至5—8元。2000—2005一直在5—7元的低位波动。2006年川芎行情开始上涨为11—25元。2007年跌为12元。2008--2009年在12--17元之间震荡。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