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玉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0-10-18 21:58

玉米栽培根据收获目的不同分为收获玉米籽粒为主的常规玉米栽培和以收获青绿玉米秸杆为畜禽饲料的青玉米栽培。现将常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不混浊杂的原种。目前丰产性好的玉米品种有海禾1号、海禾2号、白玉2号、川单15号、露单8号,这些品种有以下优势,生长健壮、整齐、穗大粒多、空杆少、抗逆性和抗病性强。

二、合理密植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土壤、水肥条件确定栽培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有一个适宜的范围,种稀了固然不行,势必影响产量;相反种密了产量也不会高,这是密度过大,株间透光通风条件差,、互相遮阴,影响光合作用,光合产物不足,造成滑杆增多。水肥条件好、品种紧凑玉米(土壤肥力高),每亩可栽1500—5000株,如白玉2号、川单15号;水肥条件一般的地块栽3800—4000株,如中单9409、。海禾1号、海禾2号。

三、整地、育苗

前荐作物收获后,及时深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提高土壤渗水能力,并及时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1吨以上,犁时深翻耕层。然后选择苗床地做苗床,用营养袋、营养钵、营养块育苗。

四、适时定向移栽

玉米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但最科学的种植方式有等行距种植或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为2尺,这种种植方式的特点是植株在穗前叶片和根系在田间均匀分布,能充分利用养分和阳光;宽窄行种植,行距一宽一窄,一般大行2.6尺,小行1.4尺,这种种植方式通风透光条件好,能充分利用边际效应。

五、田间管理

1、做好查苗、补苗工作,以提高土壤利用率。

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苗期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主要措施。在土壤干旱时,中耕防止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湿的作用,在大雨久雨后,中耕可起散湿除涝的作用。我县玉米一般可中耕2—3次。

3、施肥

(1)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用厩肥1吨以上。

(2)追肥、苗肥:苗肥的作用是提苗,达到苗齐、苗均、苗壮,应早施,春苗施,一般在4—5叶时亩施尿素10公斤。

(3)穗肥:当植株出现大喇叭口时,也就是抽穗前10—15天亩施尿素20—30公斤。

(4)粒肥:根据地块,抽天花后上部叶片发黄的要在抽雄后亩施尿素10公斤,以保证籽粒发育的需要。

六、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锈病、地下害虫、蚜虫。

玉米病害:玉米大小斑病症状:病斑大而少,发病初期病斑水渍关,后变灰绿色到黄褐色,扩展后边缘暗褐色、长梭型,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病斑多时,愈合成片,造成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枯死。

小斑病症状:病斑小而多,发病初期产生黄褐色小斑点,病斑周围无水渍状透明,逐渐扩大形成不同形状的黄褐色病斑,后期往往愈合,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的霉状物。

玉米灰斑病症状:为害玉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具褪色晕圈,逐渐扩展为黄褐色,灰色至灰褐色的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呈矩形,病斑中央灰色,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致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尤其病部生出灰色霉层。

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烧毁田间残枯病叶,以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一般在玉米抽雄灌浆期用50%退菌特800倍喷雾,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克/亩兑水喷雾,也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兑水喷雾,每隔7—10天防一次,共防2—3次。

玉米灰斑病防治:第一次施药在玉米大啦叭口期用10%世高30克/亩,25%丙环唑20ml/亩兑水喷雾,然后玉米抽雄期用世高、丙环唑、灵动用第二次药,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

玉米地下害虫防治:用5.7%百树得乳油100ml/亩,48%乐期本乳油100ml/亩,兑水喷雾,或用地虫清、地功2—3公斤/亩拌细沙移栽前撒施。

玉米蚜虫防治:在玉米抽雄期用吡虫啉、啶虫咪30克/亩;或用德伦卫15—20克/亩,杀蚜虫好功夫80—100克/亩兑水喷雾,每隔10天防一次,共防3次。

七、适时收获

玉米成熟时雨季尚未结束,不及时收,苞叶短的品种,果穗会接雨,使籽粒发霉,影响产量。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