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慎防小虫大害

2021-03-17 11:22

近年来,棚室内的蓟马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危害农业生产。蓟马系小型昆虫,属缨翅目害虫,锉吸式口器,属不完全变态类型。近年来在瓜果蔬菜棉花上蓟马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上,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保护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蓟马的发生,并由于其繁殖速度快,因此,要重防蓟马,以免“小虫”成大害。

蓟马种类很多,在保护地内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棕榈蓟马等。蓟马体型较小,肉眼可视但又看不清,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影响产量和品质。

蓟马的成虫活泼,善飞能跳,又能借风力传播。蓟马有趋嫩绿的习性,怕光。白天一般集中在叶背、花器或土块下,阴雨天、傍晚可在叶面活动。蓟马一般进行孤雌生殖,偶尔进行两性生殖,成虫雌蓟马寿命一般为十天。一般蓟马最适宜发育温度蓟马为23~25℃,16℃以下基本不活动,超过28℃都躲了起来很少能看到葱蓟马,如果温度达35℃以上,虫口则明显下降。如果温度30℃,湿度100%几个小时内若虫全部死亡。

北方地区露天作物蓟马一般年发生8~12代不等,保护地内因适合蓟马的生长发育,世代重叠尤为严重,主要为害各种瓜类作物及茄子等。

棚室内温度高,有利于蓟马发生为害,必须加强防治工作,当前特别要注意保护地栽培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等作物上蓟马的防治。因蓟马繁殖速度快,易发生成灾的特点。所以,应加强田间观察,掌握发生动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害虫初发期及时喷药。

根据蓟马的生活习性,对其进行防治,具体如下:

一、农业防治

1、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三、化学防治

一般的内吸性药剂对蓟马都有效果,但杀虫不彻底,往往施药3~5天后蓟马又卷土重来,不得不再进行防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根据蓟马习性,研制出一种全新的药剂——金阿维毒。用法非常的简单,利用药剂的触杀、胃毒和熏蒸的功能,进行作物和地面一起喷施的办法,效果独特;利用胃毒功能把叶面清除,利用熏蒸作用把花器里的蓟马杀掉,利用触杀作用把土壤里的蓟马彻底封杀,让蓟马无处可躲效果不好才怪呢。菜农朋友不妨试一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喷雾防治时,应做到全面细致,以减少残留虫口。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