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闷棚,土壤处理
利用太阳能高温闷棚是蔬菜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技术,由于各地区种植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下面小蔬就介绍一种使用效果较好的高温闷棚方法,供大家参考。
1时间选择
根结线虫在25~30℃生长发育最好,对侵染最有利,低于5℃或高于40℃根结线虫极少活动,42℃条件下,4小时死亡,55℃条件下10分钟死亡。所以,我们通常选择在炎热的夏季休棚期,利用太阳能闷棚,能够有效提高棚内温度,以杀灭线虫。一般选择开始闷棚的时间在7月10日之前。
2闷棚方法
使用干闷和湿闷相结合方法,首先要使用鸡粪均匀撒施到棚室,然后于早晨或傍晚,均匀喷施用于加快腐熟的菌剂,然后用旋耕机,均匀翻耕3次,旋耕的深度为30~40公分,然后做成两米宽的栽培畦,使用地膜覆盖效果会更好,然后关闭风口密闭棚室,进行干闷15天。
在干闷结束后,再浇大水,保证浇透,中午时段可以适当放风,减少棚膜水珠,然后再进行闷棚15天,遇阴雨天,闷棚时间要适当延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定植前的准备
在定植前可撒平衡复合肥,切记浅耕,要保证翻耕的深度比闷棚时的翻耕深度浅。根据当地的栽培习惯和方式,做好栽培畦,后用质量较好的枯草芽孢杆菌冲施一遍,然后进行定植。在缓苗以后再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养根性的肥料,如甲壳素等,冲施一遍,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主要采用灭生性土壤处理剂来处理,注意处理后在下茬前施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
二、深翻土壤,倒茬轮作
要求翻耕深度25cm以上,使土壤深层中的线虫翻到土表,且使表层土壤疏松,日晒后土壤含水量降低,不利于线虫存活。
三、及时清除病残体,重病地嫁接栽培
及时清除菜棚内病根、病株、病残体、杂草并集中烧毁,对在有病棚中使用过的农具也要进行擦拭或消毒,防止根结线虫病传播蔓延。
在重病地用嫁接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耐病性,地上部症状明显减轻,效果较好。
主要药剂
西红柿:线虫危害较轻,防治比较简单,穴施10%噻唑膦颗粒每亩地1000-1500克。定植两个月后冲施用路富达一百毫升一瓶/亩即可,种植整个季节用药一次即可。
甜瓜、黄瓜、丝瓜、苦瓜:线虫对瓜类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结瓜周期长,线虫危害比较大,每亩地穴施10%噻唑膦颗粒或者阿维菌素·噻唑膦颗粒2000-2500克旋耕到地里,防治药品从苗期开始,在定植半个月后,第二次冲水时,路富达1-2瓶,第二次用药按照种植周期每50-70天用药一次,即可防治土壤线虫。
胡萝卜:近几年刚刚发现线虫危害较轻,所以防治比较简单,每亩地穴施10%噻唑膦颗粒1000-1500克或者阿维菌素颗粒剂3000-5000克,冲施每亩500ml噻唑膦一瓶即可,整个生长周期用药量较少。
根据多年的防治情况来看,最为有效的是噻唑膦(按照规格含量来区分)、路富达,噻唑膦持续周期较长,路富达效果也较为理想,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路富达药液在土壤中是不移动的,所以在线虫危害严重的作物上,防治效果不是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