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瓜中小棚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2018-04-27 00:07

日本南瓜中小棚覆盖栽培,是一种低成本、高产量、高效益的栽培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我市迅速推广,占我市日本南瓜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用良种,育好壮苗品种以早熟、优质、高产的青皮南瓜品种栗自蔓为好。利用大棚4层膜保温育苗,于1月中下旬播种,2月下旬至3月上旬,苗龄达40~50天,真叶3~4片、苗高15cm左右的矮壮苗标准时即可定植。育苗的技术主要掌握以下3条:

1.做好苗床,排好营养钵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做宽1.2m、深20cm(常视苗数量而定)的凹床,下垫1层旧地膜防水隔热,然后铺1层2~3cm厚的薄土,再铺地热线,再铺一层细土后密排营养钵。

2.热水烫种,恒温催芽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搅拌至水温降至30℃,浸种4~6h。取出沥干置于30℃恒温箱内催芽,并每天用30℃温水淋洗种子。85%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适温出苗,降温促壮子叶出土前昼夜保温25~30℃,1/2出苗后揭去地膜,全部出苗后,白天温度降到20~25℃,夜间15~18℃。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应多通风,降温降湿,防止瘦弱高脚苗的产生;定植前7天增大通风量炼苗,提高抗寒能力。

二、合理整地,适当密度,适时定植在8~10m宽度以内只需做1条定植畦,翻地做成宽1.0m,高30cm的畦。用1.0m宽的黑膜平铺于畦面,2m长的竹片和2m宽的塑料薄膜于畦中搭成底宽1.2m,高60cm的小拱棚,外用4m长的竹片和4m宽的防雾防滴保温膜搭成底宽2.3m,高1.15m的中棚。中棚外两侧各开1条深30cm、宽40cm的排水沟,与田边回沟相连(见图1)。定植前10~20天扣棚预热。密度以每667m2250~300株为好。每畦交叉种瓜2行,小行距50cm,大行距7.5~9.5m,株距50cm。于2月底至3月上旬选择冷尾暖头(冷空气临近结束,天气转晴,气温开始回升之时)晴好天气定植,栽后盖好地膜和中小棚膜,并在地膜上适当喷洒清水以提高苗周围的空气湿度,促进活棵。

三、做好大田管理工作

1.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扣棚预热前,在畦中开沟,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000kg,进口复合肥15~20kg,钾肥10kg。到头茬瓜采收结束,第2茬瓜膨大期,看苗每667m2施尿素10~15kg,或腐熟人畜粪肥20~30担,于畦的两侧开沟施用,防止后期早衰。

2.整枝理蔓当蔓长50cm左右时开始整枝,留主蔓和2条健壮子蔓,摘除其余所有的子蔓和孙蔓。把2行瓜蔓分别理向两边,并每隔1m左右压1次蔓,使蔓定向伸向两边空地。当蔓伸到中棚膜边时,掀起中棚底边1小洞,让蔓伸出膜外(遇寒潮时蔓留膜内)。当蔓长至沟边时,用小竹条或芦苇杆横架于沟上,防蔓下沟浸水。

3.人工授粉因南瓜集中在凌晨5~6时开花,故人工授粉应在凌晨进行,早上9时前结束为好。

4.温度管理定植后3层膜密闭保温7~10天,以促成活。此后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中小棚两头适当通风换气,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揭膜时间逐渐延长,揭膜程度逐步加大,要尽可能把棚内气温控制在30℃以下。3月中下旬瓜蔓长1m以上,再无法在小拱棚内继续生长时,揭去小拱棚膜。4月20日左右气温稳定通过15℃时,可揭去中棚膜。

5.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春季雨水较多,要经常检查田间四周的回沟和田中排水沟,严防瓜畦积水。

6.防治好病虫草害日本南瓜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主要要做好一病一虫的防治,即蚜虫和白粉病的防治。可用10%一遍净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中棚内的杂草可人工拔除,中棚外的杂草要在中棚膜拆除前15天左右,用10%草甘膦水剂500mL加水50kg喷雾防治。

四、适时采收,保证瓜的质量头茬瓜要适当早收,若采收过迟,会影响后茬瓜的膨大而影响产量,而采收过早又会影响头茬瓜品质。一般要求在授粉后20天左右瓜蒂周围颜色由淡绿转为深绿色时采收为最佳,既能保证质量,又不影响后茬瓜的膨大。采收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6月底。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