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蔬菜冬季管理技术方案

2018-05-02 16:09

冬季蔬菜种植是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市场供给和促农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冬季作为一年中光照时间最短的时期,其低温天气一方面有利于蔬菜炼苗、壮苗越冬,另一方面低温、连阴、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常常会给蔬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冷害、冻害,因此,对冬季蔬菜的管理不容忽视。为进一步抓好冬季蔬菜生产,特提出以下冬种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一、冬季蔬菜露地栽培管理技术

露地栽培的秋冬菜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大葱、菠菜、芹菜等喜凉蔬菜。主要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深耕:秋冬深耕可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减少病虫害。一般深度为20~30厘米。

地面覆盖:冬季菜地覆盖稻草、有机肥或薄膜,具有保温防寒、节水防旱、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

土壤改良:结合深耕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对于多年生蔬菜,如韭菜、黄花菜、香椿等冬季是施基肥时期。

水分管理: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菜田,要抓紧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能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水位,提高土温,促进生长。

(二)冬季中耕与培土

冬季或早春中耕,有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蔬菜的根系生长发育,减少土壤水份蒸发。中耕的深度因蔬菜的种类不同而异,根系浅的洋葱、韭菜等宜浅中耕,根系深的宜深中耕。一般中耕深度为6~10厘米。

培土可促进韭菜、芹菜、芦笋的软化,提高品质;对于块茎类蔬菜如马铃薯等,培土可以促进地下茎的形成,增加产量;培土还能防止倒伏及防寒。

(三)植株调整

束叶:束叶适用于花椰菜、大白菜、甘兰等结球蔬菜。束叶可以防寒,促进软化,增强植株间通风,减少病虫害。束叶应在叶球或花球基本形成后进行,以免影响外叶的光合作用。

疏花:对于大蒜、马铃薯等蔬菜,摘除花蕾有利于产品器官的形成,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支架:豌豆、荷兰豆等作物支架可以更好地利用阳光,改善通风,减少病虫害,增加密度,促进结果。

(四)适时采收、防冻

萝卜、大白菜、花椰菜、青花菜等成熟后,应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上市,以提高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大白菜等抗寒性较弱的蔬菜要抓紧采取束腰捆绑防冻措施。在绿叶菜叶上可撒一薄层谷壳或草木灰,或浇粪水等暖水肥料,减轻冻害发生。用作物秸杆或塑料薄膜覆盖菜苗,可以使地温相对稳定,减少叶面蒸腾,避免冷空气对叶片的直接伤害,或喷抑制剂在叶片上形成一层防寒膜防寒保苗。

(五)病虫害防治

冬季蔬菜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冬季防治病虫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能减轻冬种作物的病虫为害,第二能最大限度压低越冬虫源,降低来年病虫基数。

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蔬菜软腐病。主要为害大白菜、甘蓝、青菜、芹菜等。防治适期:可在翻耕做地时,每亩施石灰150~200斤进行土壤消毒。也可在移栽期结合浇定根水时用药液灌根1~2次,每兜灌药液量为0.25公斤,间隔7天后再灌药一次;还也可在莲座期前后20天,用药液灌根2~3次,每兜灌药液量为0.25~0.5公斤。供选用农药品种有克菌康、龙克菌、铜大师、农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敌克松等,选用的农药需兑水喷雾防治。注意交替用药,喷水量要足。

2.炭疽病。主要为害大白菜、青菜、甘蓝等。见有发病株时,选用敌力脱乳、菌立停、大生、世高、农抗120、武夷菌素、炭疽福美、代森锰锌等农药,任选一种兑水喷雾。

3.蔬菜霜霉病。主要为害莴苣、大白菜、油荬、菠菜等蔬菜。防治适期主要是10~12月上中旬,见田间有发病株时。选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乙膦铝、杀毒矾、安克、品润、普力克等农药,任选一种兑水喷雾。

4.小菜蛾、菜青虫。主要为害大白菜、青菜、萝卜、芥菜、菜花等,9~11月均有发生与为害,露地蔬菜(约以9~10月)为害重。主要防治1~2龄幼虫,药剂防治,除选用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农药外,小菜蛾还可选用锐劲特、农士宝、杀虫素等,菜青虫也可BT乳剂,选用的农药需兑水喷雾。

5.菜蚜。主要为害青菜、大白菜、萝卜、芥菜、菜花等,10~12月均有发生与为害。可选用吡虫啉、苦生碱、艾美乐、杀虫素等农药兑水喷雾。

注意以上药剂要交替用药,间隔7~10天喷一次药液,连防1~3次。亩用药液量可视作物大小而定,大约30~75公斤。

6、其他蔬菜病虫。主要有:病毒病(主要为害芹菜、芥菜和苦荬菜等)、叶斑病[主要有莴苣黑(褐)斑病、茼蒿叶枯病和芹菜叶斑病等]、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芹菜)、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螨虫(主要为害大蒜地下部叶鞘内侧,造成死株)、葱蝇(主要为害葱和蒜)、葱灰霉病、蒜枯病、慈菇黑粉病及斑纹病等。

二、冬季蔬菜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一)合理布局

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时,应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使植株高矮错落有致,尽量减少互相遮挡现象。同一种蔬菜移栽,力求菜苗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减少株间遮光,移栽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确保成活。早春茄果类蔬菜应适当提高定植密度。如温室黄瓜生长中期套种苦瓜,每亩密度增加到4500株;大棚辣椒采用“一穴双株”定植,每亩密度增加到6000株;早熟西瓜推广吊蔓栽培,每亩密度增加到1000株,可显著提高第一、二批果实在春节前后集中上市量。到生长中期加强肥水管理,视情况拔除部分过度拥挤植株,以期获得较高的总产量。

(二)地膜覆盖栽培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具有提高地温,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疏松,抑制杂草生长,利于根系生长的功效。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要求整地作畦。生育期中一般不进行中耕松土,以保证地膜与土壤表面紧贴。因此整地时要清除杂草和残株落叶等杂物,耙碎、整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拉紧地膜,紧贴地面。

2.施足基肥。采用地膜覆盖后会给追肥带来困难和不便,因此应在整地时施足以迟效性为主的有机肥,并加入火土灰、草木灰。作畦时一定要形成高畦,以便能贮存较多的有机肥。

如先播种后覆盖地膜的,在种子出土后则要及时破膜放苗。采用育苗移植的瓜类、茄果类蔬菜,可先定植,然后用打好孔的地膜套盖幼苗,或采用先覆盖地膜然后打孔定植的方法。地膜覆盖后,要把膜的边缘用土压实,并在膜上每隔30~40厘米压一土堆或一长条土带,以防大风揭膜。需要追肥时,可在地膜上远离根际的地方打孔浇水肥。

(三)扣膜保温

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扣膜和加盖保温覆盖物,盖严密封棚体,提高棚内气温、土壤和墙体温度。应选择PVC无滴防老化或EVA高保温无滴防老化棚膜,最好具备防雾功能,保障冬季喜温蔬菜安全生产。当气温低于8℃时,可根据作物高矮,加盖小棚或二道幕,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当气温低于6℃,需要增加临时加温措施,防止发生冷害或冻害。注意加强草帘揭盖管理。晴天,草帘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蔬菜见光时间;阴雪天,根据外界温度可在中午短时揭草帘,使蔬菜接受散射光照射,绝不能连续数日不揭草帘。

(四)肥水管理

为尽可能争取早上市,建议棚室蔬菜定植后加强前期管理,巧施生根肥、早施缓苗肥、重施挂果肥,叶面喷施磷钾肥,努力培育健壮高产株型。采取膜下滴灌,控制田间湿度,避免病原菌传播。如果达不到此条件,则尽可能采取管道浇灌,如果只能采取沟灌,应在沟两边撒一些石灰后再灌水。

霜霉病、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近年来在南方大棚蔬菜上普遍发生为害。尤其以霜霉病和疫病在黄瓜、辣椒等蔬菜上为害较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控制浇水,晴天加强通风透气,降低棚内温度;采用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高垄窄畦,三沟配套栽培。

3.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疫病在发病初期喷药,选用菌立停、安克、品润、铜高尚、普力克、克露、甲霜铜、可杀得、大生富等农药,茎基部和根部发病可用粗水喷雾及淋兜;嫩茎或叶片发病采用喷雾;兼治褐斑病、炭疽病等。用甲霜磷、农抗120、乙磷铝等药剂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用灰克、速克灵、扑海因等防治灰霉病。

4.及时做好病害的监测和发生期预报。

三、冬季蔬菜育苗技术

寒冷天气蔬菜育苗,苗床地温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如果土温过低,容易出现烂籽现象。所以,在寒冷季节育苗,要加强保温、增温和保湿管理,冬春育苗需在定植前10天采用夜间6~8℃、白天20~22℃低温炼苗,带基质定植,缩短缓苗期,促进早熟、增产。

(一)控制温度

幼苗刚出土时,幼茎和胚根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在高温和高湿下,幼茎和胚根会迅速伸长,形成徒长苗。苗一出土后的管理目标是促进幼苗幼茎和胚根加粗生长,当幼苗出齐后(子叶顶出土面)及时通风降温、降湿,白天要维持在25℃左右,夜间15℃。第1片真叶展开后可适当降低夜间温度1℃—2℃,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幼苗粗壮和雌花分化,防止胚轴过度伸长。子叶展平后,管理上以促进真叶生长和花芽分化、培育壮苗为目标。

在大棚中育苗,温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放风时间和放风量的大小、保温材料的揭盖时间等来调节。要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放风量和放风时间,尽量让育苗床内温度均匀,使幼苗生长一致。放风部位均是先中间或顶风,然后过渡到两侧或底部。要根据天气变化和苗床温度变化来控制放风量和放风部位。

(二)掌握水分

早春育苗时,前期过多或过大地浇水易使苗床地温下降,不利于幼苗生长。如果在温度较高时浇水,易造成幼苗徒长。所以在播种前底水一定要浇足,以满足出苗和幼苗前期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育苗期间尽可能少浇水甚至不浇水。

育苗前期也可用覆潮土的方法,来调节水分和降低地温的矛盾。育苗中后期随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量加大,用覆潮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求,此时可选择温度较高的晴天上午用喷壶喷洒。一般情况下不要温灌,以免降低地温或造成幼苗徒长。如苗床土过湿,可撒一层干草木灰吸湿。

苗期浇水的原则是“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幼苗在分苗前要浇起苗水,分苗时要浇分苗水;在切方囤苗前,也要在前1天浇水。

(三)增加光照

保护地育苗中,幼苗的光照条件除了与气侯有相关外,还与保护地中不透明覆盖物的揭盖管理有关。这些管理不仅影响光照,同时也影响保护地内的温度。出苗期应尽可能使苗床多接收阳光,以提高苗床的地温,一般早揭晚盖。育苗期间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苗,所以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日照较差的季节育苗时,在管理上尽可能使幼苗多接受阳光。

除此之外,管理上要经常清洁薄膜等透明覆盖物,以增加透光量。薄膜最好用无滴膜。阴天也要揭开不透明覆盖物,雨、雪天也应短时间地揭开不透明覆盖物。如果遇到连阴、雨、雪天时,幼苗主要消耗自身体内的养分,易造成幼苗黄弱徒长,甚至黄萎死亡。所以,遇到这种天气时,应尽可能揭开不透明覆盖物,使幼苗接受阳光,甚至采取补光或在温室的北侧张挂反光膜(镀铝聚脂薄膜)等措施。

(四)及时松土

当土壤水分过多、发生板结,或冬季及早春为提高育苗床的地温时可以进行松土。松土可用竹签或8号铁丝砸成的小锄,将表土撬松或锄松,破土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松土可在幼苗出齐后、2片子叶展平和2片真叶时各进行1次。

为促进幼苗正常生长,可根据幼苗生长状况和育苗床的肥力进行叶面施肥。一般可在2片真叶和定植前(3-4片)进行叶面施肥,叶面肥主要是用0.2%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或其他营养型叶面肥。叶面施肥一般在下午3点后进行。

(五)合理施肥

在苗床土见白的情况下,用2%的腐熟人尿水浇泼,或者每隔10—15天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或葡萄糖水、植物动力2003等,增施叶面肥,增强抗寒能力。

(六)防治病害

注意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病害发生。一般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每隔10—15天喷1次进行防治。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