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首先,蔬菜是公认的水布袋,需水多,如不能保证水分正常供应,作物的正常生长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在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要降低。过度控水本是为了防病,其实并不能达到目的。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收获推迟,产量降低,栽培已失去应有的意义。
因此,在深冬蔬菜生产中,不宜采取过度控水的措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蔬菜的生长状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浇水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水温尽量高些,或与浇水时的地温差距小些。为了做到这一点,一般要强调使用井水,而且输送水渠道不要太长。二是浇水要把握时间。首先,浇水前要注意天气预报,浇水要在晴天进行,浇水后至少要保证能有2-3个晴天。其次浇水强调在早晨揭苫后进行,以缩小地温和水温的差距,浇水后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地温和排除水汽。三是水量不宜太大。一般浇水后会降低地温,而且水量越大地温受到影响越大。因此深冬蔬菜浇水,应采取膜下浇小沟、浇小水或采用膜下滴灌的方法,严格控制浇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