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四看”浇冻水

2018-05-28 15:01

一、看天就是根据天气的冷暖,即日平均气温。掌握在立冬后日平均气温7℃~8℃时开始,到“小雪”后平均气温3℃~5℃结束。群众的经验是:不冻不消,冬灌过早,只冻不消,冬灌晚了,夜冻昼消,冬灌正好。严防浇水过迟,地面结冰,造成窒息和机械损伤死苗,浇水过早,易遭受旱冻危害。

二、看地就是根据墒情、土质、地质确定浇水顺序。一般越冬前的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时可不浇冻水。低洼地要提早浇水,防止春季返浆严重,影响麦苗生长;岗沙地失墒快,需临近封冻时浇水,防止冬季干冻死苗;黏土地和坷垃较多的地要掌握在夜冻昼消时灌水,一冻一融有利于粉碎坷垃,疏松土壤。

三、看苗一般要掌握早麦先浇,晚麦后浇;壮苗先浇,弱苗后浇;无分蘖的麦田不浇。这样可以防止因地温降低,影响冬前发育。但严重缺墒的例外。

四、看水根据水源条件和水量大小确定浇水顺序。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应根据上述原则,力争较短时间内浇完。水源不足时,浇水时间应适当提前,保证在土壤结冻前浇完,但先浇的水量宜大些。一般说来,冻水都要浇透,连接底墒。墒情差的要多浇,墒情好一些的少浇。浇冻水后,要适当锄划,松土保墒和实时压麦。

凡含水量符合下列条件的麦田,可不冬灌:沙土地在18%以上;沙壤土在20%以上;黏土地在22%以上,地下水位又高的麦田。此外,凡底墒充足的晚茬麦田也可不冬灌。这类麦田因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故叶片少、根少、没有分蘖,所以要免浇冻水,以充分利用初冬和早春两个冻融时期的有效积温来提高分蘖节附近的地温,争取多分蘖,多长一些次生根。但对这类不冬灌的麦田必须在上冻前锄划,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以利小麦安全越冬。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