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五法

2018-07-28 10:14

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和小麦品种的频繁更换,近年小麦全蚀病由星点发生延至成片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麦秸还田和小麦收割机统一作业及麦种的更换,年年小麦、玉米一年两茬,使原来没有全蚀病的麦田已经由星点发生发展到大片发生,严重威胁小麦正常生长。我们总结出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和五种防治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小麦感病后,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是世界性病害,它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病害,它只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小麦感病后幼苗矮化,分蘖减少,长势弱,基部黄叶多,类似干旱缺肥症状,掘出根系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黑褐色,起身至拔节期间病苗生长迟缓,分蘖少,茎基部叶鞘内出现灰黑色菌丝层;小麦抽穗后病株成簇,点片发生早枯白穗,故此“里脚”和“白穗”是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症状,它可以随种子、土壤、秸秆为载体传播。

二、防治措施

(一)患病田的麦种不能留种用,宜更换新种子。

(二)发生点片病害的秸秆不能还田或积造肥,宜拔除清理干净集中烧掉。

(三)用2%立克莠或125%全蚀病100毫升兑水3公斤拌50公斤麦种堆闷3~4小时晾干后播种。

(四)翌年小麦返青期用20%三唑铜750~1000倍液装入喷雾器内,将喷头绑上纱布,用喷雾器打得小气流顺拢灌病田麦根部一次。

五、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实行麦棉,麦菜,麦油等隔季或隔年轮作,打破一年小麦玉米连做种植模式,切断病菌在禾谷类作物上的食物链,利用倒茬和2~3年间隔时间控制和消灭土壤中的病菌。是防治小麦全蚀病重要农艺措施。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