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2018-08-20 07:34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属于鞭毛菌亚门。该病菌为玉米专性寄生菌,在寄主的薄壁细胞内寄生。营养体为有丝状体相连的膨大的单细胞。无性繁殖时,丝状体消解,膨大的营养体细胞发育成休眠孢子(囊)。有性繁殖为同形游动配子接合成双倍体的接合子侵入寄生,在寄主细胞内扩展形成膨大的营养体细胞,后产生休眠孢子(囊)。

初侵染病斑为水渍状褪绿小斑点,成熟病斑中间隆起,内为褐色粉末状休眠孢子堆。病斑可出现在叶片、叶脉和叶鞘上,叶片上病斑较小,常连片并呈垂直于中脉的病斑区和健康组织相间分布的黄绿条带,这点是区别于其他叶斑病的主要特征;叶鞘、叶脉上的病斑较大,红褐色到紫色,边缘清晰,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随后叶片由于养分无法传输而枯死。病菌以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随气流或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释放出大量的游动孢子,侵入玉米幼嫩组织内引起发病。温度23―300C,相对湿度85%以上,降雨较多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该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改进秸秆还田方法,变直接还田为深翻还田或腐熟还田。3、在玉米5―6叶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喷雾。玉米发病后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5%烯唑醇1000倍液或30%福连800倍液,50%异菌脲1000倍液等喷雾。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每隔7―10天,连续施药2次,可显著降低田间发病率。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