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2018-12-23 21:08

水稻纹枯病,俗称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1、发病症状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后,田间密度进一步增大,田间通风透光光性能显著减弱,湿度明业增大,如果此时再遇高温季节,纹枯病会迅速加重发生,禾苗病丛率和病株率明显加快上升,连续阴雨天气更容易造成病害迅速流行;直到水稻灌浆中后期,随着田间湿度慢慢下降,纹枯病的发生又会逐步减轻。

2、重发条件

2.1菌源

菌核数量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基础。每亩残留菌核量达6万粒以上时会引起纹枯病大流行,菌核生活力强,在干燥田里6个月仍有80%以上存活,一年半以后还有50%以上存活,水淹半年也有30%以上存活率。

2.2品种

易感品种发病率比一般品种发病率高出15%左右。

2.3密度

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

2.4天气

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2.5施肥

氮肥过多,生长过旺有利发生。

2.6水份

田间长期灌深水纹枯病重发。

3、防治适期

纹枯病病菌由土壤传播,在水稻分蘖封行后,田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流传播,在密植的稻株丛中间菌丝也能相互蔓延传病,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末期,主要在株间或稻株丛间相互扩展,导致田间病株和病丛相互感染,病株率和病丛显著的增加,然后感病部位从下位叶鞘向上位叶鞘和上部叶片逐渐发展,危害水稻上部功能叶片,造成水稻的秕粒增多。因此药剂防治纹枯病必须抓好两个时期,一是水稻封行期,也即是水稻分盛蘖至分蘖末期,当发病株率达10%时,喷施药液杀死气生菌丝,抑制病害菌丝在稻株间水平横向扩展。二是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当发病丛率达15%时,用药防治,可以有效地抑制菌核的形成,进一步控制病害向上部叶鞘和叶片的发展,从而确保水稻上部三片功能叶片不受病菌侵染。

4、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适时用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4.1打捞菌核

可在整田栽培前,将田间灌深水,然合用网兜捞去下风头田边、田角水面上的浪渣,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菌核。

4.2控水灌溉

水稻生长期要合理排灌,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既要避免长期深灌,也要防止晒田过度,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控制纹枯病危害程度。

4.3合理密植

栽播均匀,提倡推广机械栽插,早稻一般株行距为3×7寸,中稻一般为6×9寸,晚稻一般为5×8寸,同时采取壮秧稀植等健身栽培,田行走向为南北走向,以利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4.4优选品种

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水稻植株具蜡质层、硅化细胞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因此在选用品种时多选此类水稻品种。

4.5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控氮、稳磷、增钾”的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叶不披,中期叶不徒长,后期禾苗不贪青。

4.6药剂防治

分蘖后期病株率达10%就要施药防治。可选35%井·蜡芽200克或20%井冈霉素100克对水30公斤喷雾。发病严重的田块要选用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75%拿敌稳(肟菌脂·戊唑醇)2000倍液进行喷雾。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选用37%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75%拿敌稳(肟菌脂·戊唑醇)1000倍液进行喷雾,一次用药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叶鞘腐败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且能兼治水稻中后期多种病害。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