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冬春保护地番茄落花现象

2019-04-04 09:13

一、番茄落花的生理因素

1.花器发育不良或生理缺陷落花一般短柱花,花柱扭曲,无柱头,子房畸形等。如低温下形成的花,花瓣数多,柱头粗扁,导致花器不能正常授粉而落花。

2.花器没有受精而落花花器虽然发育良好,能够正常授粉,但受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不能正常受精发育而落花。如因光照不良、营养水平降低影响受精等。

3.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减少有关研究表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的增加是与授粉、受精及种子发育等生殖生长过程有密切关联的。使用生长素刺激不仅可以克服由于受精不良而引起的生殖发育障碍(如落花),而且可以刺激果实发育,形成与授粉果实同样大小甚至超过其大小的无籽果。

二、番茄落花的环境因素

1.温度番茄为喜温蔬菜,开花期对温度反应尤其敏感,特别是花前5天至花后2天内要求更为严格。如花期温度低于15℃,对花器正常发育及开花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番茄根系生长最喜吸收硝态氮,其最适宜土温为20—22℃,如土温过低,不但直接影响对花器的营养供应,而且也由于土壤中硝素氮的含量减少和铵态氮增加而间接影响养分的吸收。

2.光照番茄为喜光蔬菜,光饱和度为70000米烛光。冬季保护地最低应保持30000~35000米烛光的强度,才能维持其正常开花结果。否则由于光照不良,营养水平下降,易造成落花现象。

3.水分番茄属于半耐旱蔬菜,因此不必经常大量灌溉,宜见干见湿,空气湿度以45%~50%为宜。特别是第一花序着果前,土壤水分过多易引起植株徒长,根系发育不良,会造成大面积的落花。

4.土壤及营养番茄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为促使多开花,多坐果,宜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有有机质的肥沃壤土,PH值为6~7。充足的氮素有利花芽分化及花和果实发育,特别是硝态氮肥,但过多或施用不当则易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磷素对花芽分化,加速开花效果明显,如严重缺磷,根系不发达,易导致落花。施钾素能减少落花落果,促进营养物质运输。番茄花期宜平衡施肥。

三、防止保护地番茄落花的措施

1.保温增光冬春保护地番茄在低温弱光环境下生长,极易形成黄化、徒长、细弱的植株,造成花期落花或落果。所以保温增光对产量形成影响极大。一是增温应配合增光进行。如光照较弱,番茄叶片基本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及制造和积累足够的养分,而单纯增加室温会增加植株的自身消耗。一般靠煤火加温的温室,可通过添火和盖草苫保温;日光温室除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后墙和山墙加厚到1米以上,设风障,温室上盖厚30~40厘米的草加土,温室前脚加草帘,室内架设天幕外,还应准备3~5层牛皮纸被或棉被等,以备晚上防寒保温。进入花期,室温白天保持在22~25℃,夜间不低于15℃,白天早揭覆盖物:阴天无光,室温宜低一些,尤其是连阴天,植物多呈饥饿状态,夜温可适当低些,以减少植株自身消耗养分。二是加强光照是要保证室温条件下,白天尽早揭开草苫等覆盖物,并及时清除薄膜或玻璃内面水珠等,保持良好的透光性。阴、雪天也要适当卷起草苫,纸被等,增加散射光,晴天下午如阳光照射面积不少于温室内三分之一面积时,不要过早覆盖温室,有条件的可在阴天或夜间用电灯等增加光照。

2.防止根系损伤由于土壤营养及水分不良,根系发育不良,或由于定植时严重损伤苗根导致落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注意培育壮苗,移苗时宜多带些土,稍栽深些,栽后浇水,以后不旱不浇水,防止积水伤根。

3.水肥管理保护地番茄应以底肥为主,亩施优质农家肥不少于5000公斤、饼肥75~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追肥多用尿素或复合肥。一般在“缓苗后”“第一花序坐果”“开始采收”和“采收盛期”等四个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追肥应配合浇水进行。施肥和浇水要因土壤和温度来进行,一般墒情较好,浇足定植水后或阴天时,要多中耕,并控制浇水,墒情不好时,室内温度高或晴天时,可结合追肥多浇水,忌浇大水。进入盛果期后每隔一周左右选晴天下午叶面追施0.4%的磷酸二氢钾和0.2%的屎素溶液。如底肥充足和前期追肥较多,为防落花和伤根,可后期以根外追肥为主。

另外,当第一花序着生后,番茄叶色呈现微褪色迹象,此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至第一花序花朵开放后,叶色恢复。但如果植株在育苗或定植后处于营养不良或长期光温失调,叶色在第一花序着生后将会有更为明显褪淡现象,这是第一花序将要大量落花的预兆。保花措施除改善光温条件外,要及时叶面喷施速效肥补充养分。一般亩用磷酸二氮钾150克加屎素500克,加水75公斤喷雾,并至第一穗果长至红枣大小时再亩施尿素7.5公斤,以巩固保花成果。

4.激素保花(果)冬春保护地番茄因室内湿度大,不同部位光照、温度等差异较大,常引起受粉或发育不良而落花(果),因此应分批将已开或正开的花用激素处理,保花保果。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同一花序中有50%的花朵开放时,用小型喷雾器喷洒40ppm的番茄灵或10~25ppm的萘乙酸药液,但如果温度较高,则可相应降低激素的浓度,以防止产生药害,温度低于20℃时,用40ppm;20~30℃时,用30ppm,而高于30℃时,则用20ppm。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