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别名天冬,明天冬、小叶青等。味甘苦、性寒,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作用。主产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1、选地、整地: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最好选稀疏的混交林或阔叶林下种植,如林密要疏林。也可在农田与玉米、蚕豆等作物间以及两山间光照不长的地方种植。按生长性选择土壤,深翻30厘米,去除杂草、树枝等。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千克,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50厘米高2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目前多采用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采挖天门冬时,选取根头大,芽头粗壮的健壮母株,将每株至少分成3簇,每簇有芽2-5个,带有3个以上的小块根。切口要小,并抹上石灰以防感染,摊晾一天后即可定植,株行距为24×50厘米。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生长期间需锄草,松土4-5次,每次松土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块根。
(2)搭架,当茎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要设立支架或支柱,使藤蔓缠绕生长.以利茎叶生长和田间管理。
(3)追肥:每年在化冻萌芽前,每亩施厩肥2500-3000千克,用四齿划土,使粪土均匀混合,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可追施稀粪水1次或每亩沟施复合肥10千克覆土后浇水。
4、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红蜘蛛,5-6月为害叶部。防治方法:(1)冬季注意清园,将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毁;(2)喷0.1-0.3波美度石硫剂等喷雾防治,每周1次,连续2-3次。
5、采收加工
采收:于11月至翌年早春2月,将茎蔓在离地面7厘米左右处割断,挖出全株,将直径3厘米以上的粗块根作药,留母根及小块根作种用,产区一般栽植2-3年收获。年数越低,根嫩折干率越低,产量也低。据试验,栽4年比栽3年的根产量要增加一倍以上,因而以栽四年收获为宜。
加工:将块根洗去泥沙,放在沸水锅内煮12分钟左右,用利刀或手将内外两层皮一次性剥净,用清水洗去外层胶质,烘干至八成时,再用硫磺熏10小时,再烘或晒至全干。为防变色,晒至应用白纸盖上。栽3年每亩可产干货450-500千克,以干净、淡黄色,条粗肉厚、半透明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