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微蓄微灌”技术原理是在地势较高处建立蓄水池蓄积山水和雨水,利用自然的地势高差获得输水压力供应地势低处的田块进行微灌,即将“微型蓄水池”和“微型滴灌”组合成“微蓄微灌”。其方法是:在田块上坡处建造一定大小容积的蓄水池,水池与下坡田块的高差在5~20m之间,利用自然高差产生水压,用塑料输水管把水输送到田间,通过安装在田间的出水均匀性良好的滴灌管把水均匀准确地输送到植株根部,形成自流灌溉,可有效解决山区用电不便的问题,使滴灌系统能在不用电和不用泵的情况下使用,适合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等非平坦地形上的蔬菜灌溉。经近年来试验示范表明,该“微蓄微灌”系统不仅具有灌溉、施肥、节水、省工等多种功效,还可把山区白白流失的细小水源蓄集起来,成为宝贵的可灌溉水资源,做到了“小水大用”,在山区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旱季缺水时能发挥极为重要的灌溉作用。
应用“微蓄微灌”技术,一次投入、多年收益,有效地增加了山区水资源的容量与作用,从而使高山蔬菜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受干旱缺水威胁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大力推广应用“微蓄微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把发展高山蔬菜“微蓄微灌”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提升高山蔬菜生产效益,促进高山蔬菜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