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宜地区
适宜有水源,大田用水可灌可撤、泥脚浅的田快。
二、关键技术措施
(一)良种选择: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湿处理。机械播种的“破胸露白”即可,手工播种的芽长不超过2mm。
(二)育苗方式:采用平底塑盘精密撒播育苗,每亩用种2.5公斤,塑盘20——25盘,育苗时间控制在大田移栽前30天育苗。
苗床地选择在靠近水源、背风向阳,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地块、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约140cm,秧沟宽约25cm、深约15cm,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深约25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营养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培育每亩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00㎏,集中堆闷。
塑盘紧密排放于苗床,塑盘上营养土层2cm左右,表面平整,并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要求播种准确、均匀、不重不漏,播种后覆土厚度0.3~0.5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用木板压平压实,加盖干松毛、浇透水、覆盖农膜。
(三)苗期管理:立苗期保温保湿,快出芽,出齐苗,一般温度控制在30℃,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
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揭膜炼苗。揭膜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
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盖膜护苗。
用水先湿后干,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
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保证秧苗纯度。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