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要慎用二氯喹啉酸

2019-07-15 02:34

二氯喹啉酸是防治稻田稗草的常用除草剂。该药能被萌发的种子、根及叶片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水稻的根部能将二氯喹啉酸分解,因而对水稻安全。但若施用不当,易产生药害。受害严重的秧苗,心叶卷曲成葱管状,移栽到大田后一般均枯死;若成活,所形成的分蘖苗也是畸形的。药害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仍能正常生长。药害症状一般在施药后10-15天出现。

水稻在三种情况下会出现二氯喹啉酸药害:(1)施药时间偏早:在秧苗1叶期,尤其是秧苗立针期,即使按常规用量施用二氯喹啉酸,也极易发生药害,施药后15天秧苗叶色变深,心叶从叶鞘开始纵向卷曲形成葱管状,新生叶必须冲破葱管叶才能生出,而且新生出来的叶片也不能正常生长,一般要再长出2-3片叶后秧苗才能恢复。药害重时新生叶不能生出,秧苗死亡。(2)用药量过大:在秧苗4叶期以前超量使用易发生药害。一般二氯喹啉酸每亩纯药用量不能超过25克(折合50%二氯喹啉酸50克)。药害一般在施药后10-15天表现出来,症状也是形成葱管叶,但叶色比前期略淡,新生叶不易冲破葱管叶。(3)是气候因素影响:在施药前一段时间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气,秧苗素质较差,根系不发达,施药后易对水稻秧苗造成药害。

预防二氯喹啉酸药害应掌握两点。⑴适期用药:一般掌握在2叶1心期后使用二氯喹啉酸化除。在秧龄差距较大的直播稻田,为避免对小苗造成药害,用药适期应适当推迟,以3叶期为宜。此时草龄增大,用药量也要相应增加。⑵规范用药:用药前放干田水,使杂草整株受药,药后24小时内不上水,保证药物被杂草充分吸收。施药时注意不能重喷。

对已经发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稻田,应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秧苗恢复生长,可在田间撒施复合锌肥,也可以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有丙酰芸薹素内酯、碧护(0.136%芸薹•吲乙•赤霉酸可湿性粉剂)等。处理后10-15天卷叶虽不能完全放开,但新生叶能良好生长。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