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菌核病的特效药,蔬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2019-08-16 10:45

蔬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自20013年以来在我县的危害呈逐步上升趋势,该病具有侵染力强、传播途径多、危害损失大等特点,加之种植户对此病认识不足,常贻误防治适期。

一、危害特点

⒈侵染力强、危害作物多:主要危害莴笋、白菜类、甘蓝、芹菜、萝卜、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菜豆、胡萝卜等。

⒉传播途径多:主要有带菌的种子、秧苗、土壤、病株残体、农事操作和工具等。

⒊发病时间长:菌核产生的子囊孢子一年有两个萌发高峰期且菌核并不在同一时间萌发,而是参差不齐,延续一段相当长的时期,这大大提高了侵染效率。在我县一年四季均发病,尤以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发病较重。

⒋危害损失大:发病的莴笋多在临近成熟采收时发现茎杆表皮腐烂,失去商品价值。2004年九街镇此病造成的损失平均每亩就在200元以上。

二、发生规律

⒈病菌的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核(休眠体)的方式存在于种子、土壤、病株残体中。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子襄盘,遇空气湿度适宜时,子襄孢子被放射到空中并被风吹散,在植株的叶片、花蕾、嫩梢或衰老的或局部坏死的组织上侵入并引起发病。越夏或越冬的菌核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源。

⒉病菌特点:菌核一般在干燥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潮湿土壤中存活1年左右,水中经1个月即腐烂死亡。该菌发育适温20℃,最高35℃,最低5℃。50℃经5分钟即致死。

⒊症状:以莴笋为例,该病发生于茎用莴笋的基部。染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枯死。

⒋发病条件: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此外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块,或偏施氮肥,连作地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⒈实施水旱轮作,消灭或减少田间病源。旱作田可进行深翻或土壤淹水,菜田淹水18~30天,可以杀死大部份土表菌核,夏季天气炎热时淹水效果更好。

⒉无菌土(未种植过该病寄主作物的土壤)育苗;

⒊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⒋播前用10—14%的盐水先漂种2~3次,再用50℃温水浸泡10分钟,尽可能减少种子带菌;

⒌加强栽培管理。

⑴深耕田块,开深沟、起高墒,注意田间排水,避免大水漫灌;

⑵合理密植,增加植株通透性;

⑶多施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做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陡长;

⑷认真清洁田园,可减少田间病源和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二)化学防治

⒈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8克均匀撒于墒面,然后耙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

⒉在发病前或始病期开始喷施杀菌剂防治,杀菌剂可选用豪爽+中生菌素800倍液、菌脱+琥胶肥酸铜8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生长早期,需在植株基部和地表喷雾,开花期后转至植株上部;喷药时注意选择晴天下午,叶片上不要有水,以免发生药害。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